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感恩或個人利益? 送禮考驗人性

報導:潘有文 
圖:本報資料中心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送禮,從感謝出發,不要以利益先行! 禮輕情意重,禮多人不怪,全以感激的心為主,一旦關乎利益,送禮方就變成輸送線,人情成了壓力,壞了送禮意義,也損害了個人的品格。佳節臨近,從送禮的文化,一起來解讀現代人送禮的文化和意義……
過年過節,送禮給人,向對方表示感謝,讓這分濃情厚意,暖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送禮的原意是晚輩對長輩表達敬意,長輩對小輩的祝福和愛護,本來是很好的傳統。”文化界名士賴觀福博士坦言,如果送禮的背后存在著個人議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提到送禮,就不得不看看中國的送禮文化,當地在春節期間最受矚目的事情,除了人人赶搭交通工具回鄉形成的春運潮,另一個就是送禮,許多人“總動員”把“禮”送出去,從職場到政商之間,都在為送禮而忙,帶旺當地禮品市場。
親友送禮品有上限
 在中國,任何事都會與人脈搭上邊,送禮給某有權勢者,即使不是想從對方身上得到好處,也可能是希望對方不要在工作上為難自己。
 這讓送禮的意義變了樣,其中或還包括巴結和賄賂成分,難怪中國新任黨主席習近平的中國政府新領導層,要求嚴格管制送禮,春節禮品市場因此大受影響。
 反觀我國又如何呢?賴觀福博士表示,我國在這方面不太嚴重,民間互送禮品,一般都在一定的價值內,不會無緣無故送上大禮。
 在他看來,如果有人想把送禮當成利益輸送線,平時卻沒有送禮的理由,農曆新年就成了最好的機會,趁著這個機會送上大禮,此舉背后自然有個人議程。
 親友之間互送禮品,通常會有一定的上限,賴博士表示,如果以1000令吉作為一個分界線,送給有權勢者的禮品,超過這個價值或更多,或不一定是表示感謝,而是另有所圖。
 他見過有人送給某位有權勢者,一個以萬令吉計的家庭用品,但兩人的私人關係看來並不如何親密,卻又送上如此大禮,個中用意不言而喻。
政商界送禮需拿捏
 政治和商業領域送禮需要拿捏準確,純粹是表達謝意,抑或是另有所求,一點都馬虎不得。
 賴觀福博士指出,擁有權力者有時也會左右為難,即使有心不收受任何禮物,送禮者也可能旁敲側擊,查詢其身邊相關人士喜好,然后送上討好的禮品,使收禮者左右為難,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
 對一般人來說,送禮表示謝意,但對政商界人士卻不只是如此,它也考驗送禮者和收禮者的品格。
 送禮者為了個人利益而送禮,收禮者因而給前者許多方便,皆使送禮致謝意義,變成了巴結或賄賂。
 但是,賴觀福博士強調,送禮文化演變至今,雖然一些人的處理手法改變了原意,從傳統的觀點來看,它依然值得發揚。
 
送禮另有意圖…
 愛,可以說出口,也可以用送禮表達!
 對于送禮的文化和意義,民俗文化工作者李永球指出,西方人感謝他人的幫助,習慣用語言來表達,華人的“示愛”(表達感謝)則多是送禮。
 以前,華人送禮比較簡單,餅干、糕點等,皆是向曾經協助或照顧自己的人 ,表達謝意的方法。
 隨著時代不同,送禮的方式也變得不一樣,各種禮品和禮籃出現,使得送禮的方式更加多樣。
 李永球指出,現實生活中,私人界一些企業或商號,為了討好或巴結某些人,無法避免通過送禮方式,以得到對方的關注。
 “但是,民間的送禮方式,依然是真情流露,真誠相待,而且沒有利益衝突。”他深信民間的送禮意義不變。
不收也不送禮文化
 是否不收受禮物,就能減少一些問題呢?事實上未必如此,但對于企業而言,如果推行不收也不送禮的文化,也許有好處!
 對于一些本地商家,例如大馬國家石油公司于去年向外宣佈,實施不“不送禮”政策,李永球認為那是很好的做法。
 該公司在報章上刊登廣告,其內容指出職員不能代表公司送給外部單位任何禮品,同時不接受外來的個人禮品。
 國油這個做法與港台地區出現“不送禮”概念有些許相似,兩者的共同點是不收受禮品,差別之處在于前者是基于擔心企業因接受禮品,影響其誠信和廉政,后者則是提倡不要“禮尚往來”的壓力,以及避免送了別人不喜歡的東西。
 李永球認為,如果不收送禮的理念引進我國,或可限制私人界在送禮方面引發的一些問題,但民間並不適合。
 “民間應該自由發揮,例如整年身在外地的子女,沒有與父母同住,回家時送禮孝敬父母,這是表達心意的最佳方式。”他說。
不適合禮物轉送他人
 佳節的喜悅,不只是一家人慶祝,同時也是感恩的季節,平時常協助他人者,往往會收到一個又一個致謝的禮品或禮籃。
 李永球一位友人,新年來臨時,總會收到朋友送來的禮籃,這使他有了“甜蜜的煩惱”,因為不是每一份禮物都適合使用,而且過多的禮品留著,擔心會浪費了送禮者的一番心意。
 于是,李永球協助對方把禮品轉送給有需要或適合的人,例如,把一些適合小孩的食品,轉贈給他們,除了讓禮品發揮其價值,又不辜負送禮者的好意。
 收禮者已感受到送禮者的心意,然后轉而給適合的人,一舉兩得,這也是送禮的另一個意義。
不計紅包多寡衡量長輩祝福
 過年期間,小孩收到大人的紅包是件快事的事,這是長輩送給小輩的禮物,祝福孩子平安健康。
 但是,隨著社會的價值觀改變,越來越多人以紅包封內的金錢,衡量紅包的價值,忽略了其深層意義。
 賴觀福博士指出,長輩依據各自的經濟能力給小孩紅包,即是對每個孩子的小小心意,其中包含了濃郁的人情味,並非金錢所能比擬。
 他認為,家長有責任教育孩子,不以紅包封內的金錢,衡量長輩的祝福,“一個200令吉的紅包和20令吉紅包,因為各人的經濟狀況有別,但其價值卻是相等的。”
 在他來看,不管紅包或是送禮,收受者都應該心存感激,至于這種表達祝福與感謝的過年傳統,肯定是好事,應該獲得保留,並發揚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