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電到我焦慮

 

機不在手倍感焦慮(上篇)

 17 Oct 2012

報導:程為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一天不用手機、電腦、MP3隨身聽、平板電腦,你就感覺不自在?也許,你因為電子產品而患上了焦慮症!  其中,又以“無手機焦慮症”最為常見,隨著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結合使用,越來越多人隨時都想在手機上滑動,因而影響了生活和社交圈子。
 電子科技產品的魅力無法擋,不過如果因它們而影響精神健康,我們是否應該擬出,更好的使用時間和方式呢?
宅男小李自大學畢業后,除了工作使用電腦和手機,平時也無法與電子產品切割,幾乎每分每秒都活在電子產品的世界中。
 但見他,手機、電腦、平板電腦和MP3隨身聽不離身,工作中無法避免使用電腦和手機,下班后搭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機不離手。在車上,戴上耳機聽 MP3,拿出手機上網和朋友在社群網站聊天;回到家就是平板電腦時間,手指在上面滑來滑去,上網、玩電子遊戲,直至上床前一刻才停止。
 你問他:“如果沒了這些電子產品會怎樣?”,他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我從來沒想過呢,也許會空虛一點吧。”
 再想了想,他用了更確定的字眼:“不,那會令人焦慮!”
 小李的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並不少見,特別是“無手機焦慮症(Nomophobia)者,手機不響,也會拿手機看一看為何不響,焦慮程度可見一斑。
每天查手機看34次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患上焦慮症者,平均每天查手機看34次,連洗澡也要帶手機進浴室,以免錯過任何來電。
 《時代》(Time)週刊調查發現,84%受訪者不能一天沒帶手機,英國也有調查指出,66%的人沒有手機就沒有安全感,與5年前的數據相比,增加了13%,平均每年增加二點多巴仙。
 一名正在攻讀博土學位的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學生高里茲辛斯基(Sergey Golisynskiy),率領一個團隊向全球10個國家的1000名學生進行《無設備世界》(World Unplugged)測試,看看有多少人可以過24小時無手機生活。
 結果,高達70%的人受不了沒有手機的“煎熬”,沒有一機在手令他們很焦慮,測試未完成就紛紛退出。
 手機是這些學生的避風港,他們手上有手機才能感到安全,否則就會感覺煩燥、易怒、不安、緊張、驚慌、生氣、消沉等,完全不能定下心來。
 這些研究和調查,在在說明大多數人在科技產品中無法自拔,間接形成精神壓力,就像癮君子,無法抽離,甚至越陷越深。
 換句話,這即是科技性成癮,它是人與機器互動((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的過程,1998年就有英國學者格里菲斯(Griffiths)將這種情怳稱為行為性成癮。
與病態性賭博相似
 他認為,科技性成癮與病態性賭博相似,都不是因為物質,如酒精、毒品介入造成生理方面的依賴上癮。
 人類使用科技產品時,心智和意識狀態出現轉變,認為在科技產品延伸出來的虛擬空間中,能夠擁有主導權,即正在控制科技產品,久而久之就對科技產品出現依賴而不自知。
 科技源自人性,但人類因為科技產品不能自拔,干擾正常生活,這無疑喪失了使用科技的意義。
電子產品致壓力大?
 坐在電腦前工作或瀏覽互聯網,時間仿佛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就會超出預算時間。
 當回頭計算這些消耗掉的時間,電腦使用者可能會有一些愧疚感:為何超出自己的預算,失去其他社交時間?
 雖然人會因此自我反省,但當投入電腦或手機的世界中,又再做著同樣的事,心理上的負擔也越來越大。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研究人員用一年時間,追蹤和研究當地4100多名20至24歲男女,發現常使用電腦或手機的人,擁有上述狀怳。
 此外,這些壓力也造成他們睡眠品質不佳,心情沮喪和抑鬱,心理負擔越來越大。
 該研究也顯示,使用手機的人也會面對壓力,例如,選擇不回復短信或電話,外表上看去沒有什么問題,實際上內心可能經過一番交戰,在回覆與不回覆之間拉據,找不到一個平衡點,因而出現罪惡感。
 電子產品引發的焦慮,使用者外表未必能直接反映出來,但心理上的壓力,可能造成精神健康出現狀況。
青年過分依賴手機
 許多年輕人,愛爭一口氣,輸人不輸陣,在手機這回事上,也可以比個高下。
 從手機的功能到外表,以及內容應用,例如通過社交網絡發送短訊,把自己維持在最更新(Updated)的狀態,誰都不想落人后。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認為,青年人會對手機上癮,不外乎上述原因,在同儕炫耀手機的壓力下,如果沒有一個像樣的手機,就不能很好加入圈子。
 對年輕人來說,越常使用手機,越難離開手機,精神上過于仰賴手機帶來的安全感,就會影響正常生活。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當年輕人意識到自己過于沉溺手機后,就要下決心糾正這個習慣。
 少發短訊、非常必要時才使用手機、刪除浪費時間的手機應用程式(Apps),以及限制每天通話或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間,也是減少依賴手機的方法。
震動幻覺是強迫症?
 “咦,電話響。”從口袋拿出手機看一看,原來是幻覺。
 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身體上的一些磨擦或震動,以為是手機響起,這在某個程度上已屬于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指出,當人和科技關係越來越不能分割,任何的震動都以為是手機響了,這在心理角度上是強迫症,它也是一種焦慮症。
 這種神經官能症會在生活中強迫自己重複某些行為,如果不做就會感到不安和擔心,反之則可以獲得舒緩。
 美國州貝斯塔特醫學中心臨床醫師羅斯伯格向169人進行一項手機震動幻覺調查,高達68%的人有這種幻覺,其中更有13%的人天天被這種幻覺折磨。
 從醫學角度來看,這是由于人們過度使用手機,大腦“期待”手機震動”,細胞也有了記憶,于是就會出現手機震動幻覺。
依賴成癮或改變人格
 “哇,忘了帶手機上班”、“電腦故障了,不能用,怎么做工啊?”,電子產品出狀況,人也會跟著緊張或發怒,血壓也會增高。
 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煩燥、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接種而來,嚴重者還會失眠。
 中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科主任師沈揚指出,電子產品向大腦發出信息,長久下來,由于過多的信息,消耗大腦自然運作能,影響人的記憶力,造成精神不集中或反應遲鈍。
 對電子產品上癮就會失去自制能力,使得社交能力大不如前,對現實生活失去興緻,就會出現抑鬱症狀。
 嚴重者會失去理智,人格出現巨大轉變,生活失去重心,就如換了一個人似的。

 

 

使用科技而非被科技使用(下篇)

報導:潘有文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使用者選擇“被使用”,導致電子科技產品造成不少人精神焦慮,以及過于放大科技產品的功能。  電子產品發展一日千里,使社會上許多人很焦慮;只要一日不接觸電子產品,日子就像過不下去。
 由于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更多功能和更迅捷,逐漸影響社會價值觀,你是否知道如何面對電子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思潮衝擊呢?
各種電子產品,如智能手機、MP3隨身聽、iPhone、iPod、iPad、平板電腦等未普及前,你的生活和工作怎么過?
 答案肯定是:日子還不是一樣過;反之,各種電子產品滲透生活后,人們卻極度依賴這些科技工具。
 以電腦來說,當人們開始在工作和生活上大量使用前,它的角色只是一種輔助工具。
 隨著電腦功能越來越多和迅捷,近十多年來,在許多工作領域,它已變成是一種非懂不可的技能。
 國大(國立大學,前譯國民大學,UKM)人類與社會學碩士蔡莉玫表示,電腦和電子產品的賣點是方便和快速,它已改變社會的價值觀。
 以前,在工作上,電腦用來打字或輸入資料,懂得操作與否並不是重要選項;如今,各行各業已廣泛應用電腦,不懂得操作者被視為弱勢一群,或者不符合工作條件。
 “現在,如果沒有電腦,就無法辦公;有了電腦,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常常檢查電郵。”蔡莉玫指出,現在已是不管身在何處,都要通過這些科技設備更新資訊。
 科技產品帶來便利和迅捷毋庸置疑,收發任何資訊也只是在彈指之間,除了加速工作速度,也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節奏。
 但是,社會的價值觀隨著這種步調起了變化,看待和理解事情的心態也明顯不同以往。
 現代許多人已把電子產品看成是必需品,除了處理工作,也通過它取得各種資訊,形成它們的角色過度吃重,甚至進一步導致電子產品焦慮症狀。
僅當作是工具
 蔡莉玫從社會學角度指出,大眾使用電子產品產生焦慮的原因之一,在于擔心失去重要信息,以致內心擁有不確定的感覺。
 電腦與互聯網接軌,智能手機讓人能隨時隨地上網查看和接收訊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大發揮其即時的功用。
 但是,從反方向思考,只要能夠適時接收或傳達資訊,不特別強調更新速度,手機和電腦也能極好的發揮功用。
 只要清楚知道科技產品的功能,當成是一種工具,就可大大降低電腦或電子產品帶來的焦慮。
 “是你在使用它,還是被它使用。”蔡莉玫點出使用科技產品的關鍵。
 工具帶來便利,也能加速工作效率,只要不過于依賴而失去自制能力,就可以取得平衡,但是,蔡莉玫認為:“現在的人,放大了電腦和電子產品的使用功能!”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科技產品使人類出現焦慮的情況,這是一種異化(Entfremdung,也稱疏離),即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卻彼此分離,甚至對立。
 人類發明科技,科技協助人類進步,卻由于過度強調科技,以致出現不協調的現像和負面影響。
 事實上,人類可以選擇如何使用科技,而非被科技使用,這正是現代電腦或電子產品使者需要學習的事。
凸顯兩代價值觀差異
  80后或90后的人使用電腦和電子產品,出現精神焦慮的情況,時有所聞,反觀上世紀80年代前出生的人,這類案例卻不多見,原因何在?
 社會學者蔡麗玫提出兩個可能,除了與社會對待科技產品的趨勢有關,使用者把科技產品當成工具與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電腦和電子產品還未風行的時代,20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只在長大后才接觸科技產品,例如只在工作上需要時才學習使用電腦,因此只把電腦當成是一種工具,生活不受影響。
 反之,80后的一代,成長過程和環境,都與科技產品脫不了關係,社會都在追逐科技潮流,從家庭、學校到出來社會工作,都與電腦和手機這類科技產品為伍。
 對這一代人而言,科技產品不是工具,而是必需品,直接影響心理和生理。
 上一代只把科技產品當成工具,這一代則在使用科技產品下成長,兩代對科技產品的認知和價值觀,因而出現差異。
智能手機影響日益大
 電子產品中,智能手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蔡莉玫指出,大馬統計局數據顯示,手機家庭用戶不斷增長,相應的手機對于社會的影響將與日俱增。
 從傳統手機到智能手機,后者的影響力顯而易見,男女老幼人手一機,個個成了低頭族,手指在手機熒幕滑來滑去。
 撇開手機影響兒童視力或成人健康問題,如輻射憂慮不談,人手一機的趨勢,顯示智能手機已介入許多人的生活,帶來不小的轉變。
 這種現象使蔡莉玫想起了童年時大伙兒愛看的哆啦A夢(亦稱小叮噹),智能手機的功用就像是漫畫中的時光機和任意門,使人超越時間和空間,也令人瘋狂的愛上它。
 這,從何說起?比對一下,或許你就發現好像還真的有相似之處。
 手機的功能,包羅萬有,現在各種手機應用軟件(Apps)更是把手機的使用價值推至另一個高點,像是任意門一樣,打開門(應用軟件),就能處理任何事。
 智能手機結合互聯網功能,隨時隨地都可上網遨遊,以及使用各種網絡服務,網上海量資訊和資料,唾手可得,沒有時間限制,就像坐著時光機穿梭其中。
 因此,蔡莉玫坦言,手機功能加上互聯網,智能手機將會繼續發揮它最大的社會影響力。
人類不自覺條件反射
 當電腦或手機在生活中越來越普遍,造成許多人太過習慣它們的存在,任何時候都想上網查電郵、接收資訊,即使只是休息一會兒,也忍不住在手機上滑動,而這些可能是人類在使用科技工具后的條件反射之故。
 前蘇聯科學家巴夫洛夫(Ivan 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著名的實驗──“巴夫洛夫的狗”,或者可作為電子產品使人產生焦慮的另一種注解。
 在實驗中,巴夫洛夫先搖鈴鐺,才餵狗吃肉,狗先聽到鈴鐺再看到肉,口裡就分泌唾液;重復多次后,即使巴夫洛夫只搖鈴鐺,狗也會流口水。
 這個經過刺激、行為、結果的模式,或可套用在現代人對于科技產品的焦慮上,即只要眼前有科技工具,隨時隨地都會忍不住碰一碰它!
人們需網絡身分認同
 電腦普及后,互聯網的使用風潮也隨之興起,每個人在虛擬世界因而也要有一個身分,否則當他人問起,可能就會感到焦慮不安。
 蔡莉玫指出,網絡上有一個這樣的說法:“沒有電子郵件,誰能知道你是誰?”這句話是指虛擬平台也需要一個身分象征。
 在網上,用戶名(Username)和登錄密碼(Password),雖然僅是由文字和號碼組成,但那就是一個身分。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和住址,當使用科技產品在虛擬世界“生活”,也需建立一個身分,有個用戶名和電子郵址,如果沒有則變成“無主遊民”,這種情況是否也讓人很焦慮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