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戰地記者

 

堅持報導所見所聞(第1篇)

29/04/2012  

 

報導:潘有文
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我首先是個記者,然后才是美國人!” 這是著名前戰地記者彼得阿內特(Peter Arnett)的座右銘。
信手拈來阿內特的採訪“戰績”包括:首位訪問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以及首位和唯一訪問過奧薩馬的西方記者。
雖已年屆78歲高齡,也不再是戰地記者,但從烽火中走來的他,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戰地和衝突地區備忘錄,讓人不禁想重溫他的舊夢,以及聽聽他的心得和建議……
彼得阿內特小檔案
──1934年11月13日出生;
──原籍紐西蘭,后入籍美國,擁有雙重國籍;
──26歲時參與越戰報導,正式成為戰地記者;
──目前,每年有8個月在中國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擔任客座教授。
彼得阿內特(下稱阿內特)過去40年,在許多戰地和衝突區採訪,如果以地區分類──越戰、阿富汗戰爭、波斯灣戰爭(Gulf War)和伊拉克戰爭(亦稱第二次波斯灣戰爭,Iraq War)是他生命中四次重要的戰地。
其中,他以專訪侯賽因和奧薩馬最廣為人知,這兩次採訪開啟了戰地記者工作模式新一頁。以往戰爭一開打,記者就撤離,阿內特是第一個采訪整個戰事的記者。
訪侯賽因而聲名大噪
1966年,他因參與越戰報導而獲得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利茲新聞獎(Pulitzer Prize);然而,令他知名度暴漲的關鍵報導,當屬1991年對伊拉克當任總統侯賽因(Saddam Hussein)的專訪。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揮軍攻下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各國聯軍發動“波斯灣戰爭”,多國部隊于1991年1月16日獲得聯合國正式授權攻打伊拉克。
多國部隊進攻伊拉克時,各國記者紛紛撤出,唯獨當時在CNN(有線電視新聞網國際新聞網絡,CNN International,下稱CNN)工作的阿內特、攝影師和制作人留了下來。
“我認為,應該留在巴格達(伊拉克首都),瞄準時機繼續報導!”對于美國的飛彈,阿內特根本沒有在意。
當時,新聞記者留在巴格達的決定非常瘋狂,CNN一名高層管理人力挺阿內特決定,使他和CNN在這場戰地報導中贏得彩頭。
在聯軍未發動正式進攻時,侯賽因向阿內特等人發出專訪邀請,阿內特沒有放過這個機會,經過伊拉克政府安排,在侯賽因隱秘落腳處採訪侯賽因。
阿內特表示,侯賽因認為當時的CNN擁有8架衛星,全球許多地方都能收看CNN頻道,因此,向他們發出採訪邀請,以表達伊拉克的立場。
1991年1月13日,他專訪侯賽因90分鐘,后者並沒有限制訪問問題內容,但有部分內容須經過伊拉克政府過濾,才能播放。
被媒體與人民稱作叛徒
同時,他還採訪了一間美國政府聲稱是制造武器的化學工廠,但據他現場觀察,那只不過是一個奶粉工廠。
此外,美國和聯軍發射的飛彈擊中某一個住宅區,飛彈留下大坑,並且造成四百多人死亡,阿內特毫不猶豫的把它報導出來。
這些報導使美國軍方和政府暴跳如雷,民間也不諒解阿內特的舉動;前兩者除了重申指伊拉克制造武器和美軍沒有攻擊平民,也質疑阿內特已遭到伊方利用,許多美國人民和當地媒體,則以叛徒來稱呼他。
在記者和美國人的身分之間,阿內特認定其首要角色是記者,真相以外的質疑並沒有使他沮喪,反而讓他更堅定扮演好戰地和衝突區記者角色!
記者要信仰言論自由
“你或許會問為何我要冒著生命危險和聲譽,直擊報導美國飛彈炸毀了當地建築物?”阿內特的答案是:他有自己堅持的理由!
首先,美國電子和平面媒體行業競爭激烈,必須想方設法脫穎而出,這是最簡單的理由。
其次,戰地報導帶來的商業利益難以想像;阿內特指出,波斯灣戰爭前,CNN負債8000萬美元,但5年后,創辦人泰德透納(Ted Turner),以70億美元脫售給時代華納公司,即是最好的證明。
最重要的是:阿內特信仰言論自由,身為一位記者的工作,就是當一個可靠的目擊者,“就如當初CNN成立時的使命──覆蓋世界公平與同情,成為人民的共鳴板(To be a sounding board for all peoples)。”
訪奧薩馬911后受重視
1997年,阿內特訪問奧薩馬后,並沒有在美國社會激起太大的漣漪;雖然,奧薩馬當年也是美國重點關注的恐怖分子,但未將他列為頭號大敵。
奧薩馬是沙地阿拉伯人,1989年創立基地組織抵抗入侵阿富汗的前蘇聯,前蘇聯退兵后,轉而以攻擊美國為目標。
“當時,常聽到奧薩馬公開的錄音帶,我就想:為何不親自訪問他?”當時在CNN的阿內特,決定透過特殊管道安排專訪奧薩馬。
于是,CNN的制作人找到奧薩馬在英國倫敦秘密聯絡站點,並且取得聯系,表達欲訪問奧薩馬的想法。
CNN獲獨家專訪
當時,其他國際媒體同時爭取訪問奧薩馬,經過約三個月的等待后,CNN成功獲得獨家專訪。
阿內特表示,奧薩馬認為CNN擁有數十億觀眾,同時可向全世界的年輕人表達看法,因此選擇了CNN。
1997年3月,阿內特和攝影師幾經輾轉,抵達巴基斯坦境內,但並沒能立刻採訪奧薩馬,而是待在當地5天,等待基地組織通知訪問時間。
獲準採訪當天,基地組織人員是臨時通知他們2個小時后可採訪奧薩馬,並且帶著他們進入山區,幾乎每20分鐘就有一個檢查站。
“塔利班(人員)非常仔細檢查我們的攝影器材,擔心器材上裝有細小追蹤器。”阿內特指出,如果奧薩馬發現任何可疑東西,隨時可以射殺他們。
最終,他和攝影師只可帶著攝影機架子見奧薩馬,基地組織提供他們攝影機和帶子。
“見到奧薩馬時,覺得他6呎身高更像是NBA(美國職業籃球賽)球員,而他隨身帶著AK47(步鎗)。”阿內特形容看見奧薩馬第一印象。
向美國發出警告
這個訪問共花了1時15分,奧薩馬只回答預先設定的問題,並且特別抨擊美國文化問題,同時向美國發出警告:“我將對美國宣戰!”
但是,訪問片段播出后,美國方面並沒重視奧薩馬的警告,一直到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才驚覺奧薩馬極度危險。
“911事件發生時,我也在紐約,從電視看到(飛機撞大樓)情況,我心裡就十分肯定那是奧薩馬幹的。”阿內特這么表示。
隨后,互聯網上就瘋狂流傳著阿內特當年訪問奧薩馬的片段,美國政府和社會才意識到忽視了奧薩馬當年的警告。
影響戰地記者工作心態
阿內特在波斯灣戰爭留守伊拉克,並且成功採訪侯賽因,影響之后的戰地採訪觀念,更多媒體和記者願意留在戰區追蹤戰事與新聞!
“在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伊拉克戰爭,2003年)開始后,多達四十多家媒體留在當地。”這是阿內特引以為豪的影響力。
由于他在波斯灣戰爭獲得良佳採訪口碑,當伊拉克戰爭爆發,年屆69歲的他依然回到戰場採訪,全球各地媒體都爭相要求使用他的報導。
“N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台灣、沙地阿拉伯等媒體,都有找我合作。”
而且,由于1991年他在巴格達的採訪已使他成為當地名人,伊拉克媒體也爭相邀訪,請他發表對該場戰爭的看法。
採訪生涯褒與貶
從26歲開始參與越戰採訪,至到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阿內特參加不下20次戰地和衝突區採訪,四十多年的記者生涯,除了得到許多榮譽,也引起許多爭議。
以下列出部分榮譽與爭議:
榮譽
──1966年,因越戰報導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新聞獎。
──1994年,由于波斯灣戰爭現場直播是人類電視新聞轉播史上首見,因此贏得美國電視最高榮譽──《艾美獎》。
──1994年,出版《從戰場上歸來》一書,獲《紐約時報》選為年度圖書。
──至今獲得大大小小57個新聞獎。
──在美國、巴西等國獲得榮譽學士學位。
爭議
──1962年,在印尼撰文分析印尼與荷蘭殖民政府衝突,遭趕出印尼。
──越戰期間,報導美軍訓練的弱點,激怒美國政府。
──波斯戰爭採訪侯賽因和報導美軍亂投飛彈,美國民間稱他為叛徒,政府認為他被伊拉克收買。
──伊拉克戰爭接受伊拉克媒體訪問,評論戰爭看法,遭NBC解僱。

 

 

 

面對槍彈更需銀彈(第2篇)

報導:潘有文 
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深入戰地和衝突區採訪,背著背包,拿著攝影機、筆或簿子,在烽火中來回穿梭,看起來很威風? 別傻了,要面對的危險和要準備的事可多著呢!
彼得阿內特擁有超過40年的戰地與衝突地區採訪經驗,雖然無法巨細靡遺道出每項小細節,但他都不吝于分享需要注意的重要環節。
有意到戰地或衝突區採訪或工作者,彼得阿內特的經驗值得借鑑和參考,以此檢視自己的能力和條件,以及該有怎樣的準備。
在槍林彈雨中報導新聞,如果說不怕,恐怕不是真話。
彼得阿內特(下稱阿內特)過了四十多年戰地與衝突區記者生活,坦承內心確實擔心和害怕。
上天對他特別眷顧,這么多年來,竟然不曾嚴重受傷;這些年,他看過和聽過五六十名同行在戰場上殉職,而他四十多年的烽火採訪生涯中無恙,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害怕是能量
對阿內特來說,害怕,如果只是名詞掛在嘴邊,他早就不當戰地記者了;相對而言,害怕是能量(Fear is energy),他才能突破自己,報導更多戰地新聞。
“我相信自己所寫的東西會有價值!”這是他在害怕的“激勵”下,轉變而來的信念。
不管在戰地和衝突區上如何勇敢,在抵達戰區前,還是要為生活而準備,否則就會面對許多棘手問題。
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在局勢動盪不安,炮聲、鎗聲交集的地方,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就真的什么都不能了。
“到衝突區(Conflict zone)首要條件就是錢!”在與大馬新聞從業員分享上戰場採訪的關鍵時,阿內特毫不猶豫指出這一點。
在局勢不佳的地方採訪,信用卡、支票、銀行卡都難以派上用場,紛亂的情況沒有現錢在身,簡直是寸步難移。
除了吃住需要用錢,想要聘請當地人當保鑣和翻譯也需花費,每樣東西價格高昂,少點錢都捱不下去。
阿內特踏足任何一個戰地採訪的第一筆錢,往往都不少于10萬美元(約30萬令吉),背包內除了採訪工具和衣物,最多的就是現鈔!
他會把錢放在不同的地方,東塞一些,西放一點,然后再帶一些錢出門。
“帶不夠錢你不能做事,錢可以協助一切開銷。”他語氣堅定地說。
例如,聘請當地保鑣以保障自己人身安全,以每日計算收費的方式,如果沒有多些錢在手,去哪裡採訪都成問題。
需金錢作助力
阿內特于2006年重回伊拉克時,就以日薪800美元(約2400令吉)聘請當地保鑣,以他在戰地經驗都不敢托大,做足準備帶夠現鈔,該花的錢都要花。
因此,戰地和衝突區報導的背后,需要獲得媒體集團或企業的支持,個人難以成事,“只有他們想要去,(記者)才能去。”
阿內特指出,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在做什么(You know what you do for)!
在戰事中傳達第一手訊息,代價不菲;如何爭分奪秒送出新聞是重要關鍵,擁有大量金錢作為助力,以及懂得避開危險,皆是戰地採訪必備條件。
保險不保戰地記者
當你選擇到戰場或衝突區採訪,只有你的家人和愛你的人相信你會平安歸來!
出國可以買旅遊保險,到戰地採訪可就沒有這個服務,因為保險公司不認為你能安然無恙,受保等同做虧本生意。
阿內特直言:“保險公司當成你會死,不會Cover(受保)!”
但是,還是有極為少數的保險公司,收取高昂戰地保險費用,接受戰地記者的保險。
能夠像阿內特這樣長期在許多戰地採訪,卻毫髮無損的記者不多,而且無人可以預料戰地記者的命運,保險公司不受保也合乎情理。
阿內特坦言,以他在CNN工作時的情況來說,這間媒體公司需要為他這類戰地記者付出極高的保費,沒有1000萬美元(約3000萬令吉),還真的沒有保險公司肯冒險一試呢!
不能亂亮攝錄鏡頭
戰場上,步步為營,戰地採訪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持著錄影機和相機時,不能輕易暴露出鏡頭,以免遭來殺身之禍!
2003年伊拉克戰爭超過10天后,大馬《星報》助理編輯沙納絲(Shanaz)于4月1日成功入境伊拉克。
她在大馬新聞學院(Malaysian Press Institute,MPI)的“衝突區報導工作坊”,與一眾新聞從業員分享自己的經驗時指出,當時她的身邊就有其他國家攝影人員遭射擊。
2003年4月8日,她和一群記者聚集在某酒店大堂,屋外炮聲隆隆,美國的導彈攻擊未曾停止。
當時,他們不敢隨意外出,透過酒店的玻璃鏡子可看到一些軍人在附近嚴陣以待。
一位攝影師扛著錄影機,試圖透過玻璃鏡子攝錄酒店外的情況,突然一聲槍響,該名攝影師中彈倒地。
“原來,軍人以為那是RPG(Rocket-Propelled Grenade,火箭推進榴彈),因此立刻開槍。”沙納絲說。
RPG是前蘇聯研制的單兵肩托式反裝甲支援武器,是一次性發射的火箭助推反裝甲高爆彈,其槍口有些類似錄影機和相機的鏡頭。
戰地上,軍人神經緊繃,時刻防備敵人攻擊,因此一旦發現類似槍械的物件,即刻發動攻擊,因此記者不能隨意亮錄影機和相機。
冒生命危險換使命
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不是一件好玩的事,生命分分秒秒都掛在槍口上。
“不要單獨去衝突區!誰來負責保險和你的安全?”賽柏布特拉學院(Cyber Putra College)總執行長兼災難管理專員阿都阿里拉惹莫哈末醫生語重心長地說。
賽柏布特拉學院是一個提供緊急救援醫療服務(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人道主義、公共政策管理教育與技術的戰略聯盟單位。
“不是提了背包就去(戰地),那不是假期,而是使命(Mission)!”阿都阿里醫生在媒體“衝突區報導工作坊”上這么表示。
他強調,選擇到局勢風雨飄搖的衝突區採訪,取決于自己的價值觀,並不以能增加多少收入來衡量。
阿都阿里醫生指出,2002年至今,已有907名新聞從業員在戰地和衝突區殉職,其中92%是男性和8%女性。
也許,這些數據就在說話,顯示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並不“好玩”。
衝突區需DRsABC法則
救傷人員篤信一條法則──“DRsABC”,D指危險(Danger)、R指反應(Respond)、s指發聲求助(Sound/Send for help)、A指氣道(Airway)、B指呼吸(Breathing)、C是重復(Circulation/Commence CPR)。
在“衝突區報導工作坊”上,馬來亞大學急救醫療主任M立沙醫生指出,雖然DRsABC法則普遍用在一般緊急救助,但同樣適合運用在衝突區。
“例如首要步驟D是指危險,運用在衝突區時就是先觀察四周是否隱藏危機,才現身救助傷者。”他表示,如果貿然衝前檢查傷者,萬一有人突然攻擊,只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至于R(反應)就是確認傷者的傷勢程度,自己是否有能力施救,否則就有進入S的程序,向他人求援或發聲求助。
A指的氣道,是先讓傷者氣道暢通,這樣才能能夠順暢呼吸(B),然后就是重複進行C動作,即向傷者施予心肺復蘇術(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復蘇術要看人的體型大小而施,發出適當的力道,不然會造成傷害。”M立沙醫生這么表示。
在衝突區採訪,使用DRsABC法則,理智救助同行或傷者,也是一門重要功課,這樣才不會出現無謂的犧牲。



不管政治只揭真相(完結篇)

報導:潘有文 
圖:潘嘉威、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在戰地和衝突區採訪的新聞工作者,應該自我審核抑或報導真相?  彼得阿內特在衝突區四十多年的採訪經驗是:一切以報導真相為考量!
 即使因為正確報導某些事,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也在所不惜。
阿內特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採訪伊拉克總統侯賽因后,使他成為美國政府和人民的眼中釘,因為他給敵人發言的機會。
 但是,以“我先是記者,其次才是美國人”為原則的阿內特,選擇做自己該做的事,從不后悔。
 “即使美國前總統老布什(George H.Bush)不原諒我,我還是會這么做。”他堅定的說。
 凡事無絕對,自由報導依然有一個大前提,即不會報導(洩露)軍方安全情報!
 阿內特表示,在一戰和二戰后,許多區域衝突皆有爭議,並且是出自政治考量,而非軍事考量。
民眾有知的權力
 “一戰和二戰,美國為國家生存而戰,媒體樂意接受全面審查,甚至穿上三軍制服,有者還獲得軍官頭銜。”他指出,當時每一則新聞和影片都經過嚴格過濾才發佈。
 當時,媒體深知新聞需要全面審核,因為涉及國家安危;但是,在阿內特過去50年所見,現代的戰事頗有爭議,如南北韓、越戰、黎巴嫩、科威特、索馬里、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戰爭等,皆有政治因素在內。
 越戰期間,阿內特和其他美國媒體報導反(當地)政府的新聞,美國軍方反應強烈,強迫他們離開報導現場,並且不準發佈新聞。“但那些照片第二天還是報導出來了。”
 “許多人會說:沒有審核是對的!這個觀點正確!不幸的是,美國軍方就像美國一般政府機構(受制于政府)。”
 他坦言,當一個美國戰地記者,夾在人民和軍方之間,前者有權知道國家參與的戰事,后者則盡量控制戰地信息流量。“在我過去45年的戰地記者生涯,常需面對這類爭議。”
 他表示,民眾有知的權力,報導真相將使民眾看到更多事實,“只要不直接報導安全情報,避免傷害軍方運作,其他的真相都應該報導出來。”
 波斯灣戰爭期間,阿內特報導美國軍方飛彈傷及伊拉克平民,這真是美軍想要隱瞞美國人民的事實,踩到了美軍的痛腳。
 面對千夫所指,他義正嚴辭說:“指責我的報導的人,全是基于政治因素,而非軍事考量 !”
面對千夫所指
 阿內特有關美軍飛彈誤傷平民的報導,在國際間形成一股壓力,使得美軍減少投彈,降低人命傷亡。
 讓阿內特覺得值得的是:時任俄羅斯外長因為他的報導到訪伊拉克,展開和平協調工作;當他看到阿內特出現,特地向他說:“阿內特,我因為你而來這裡。”
 從伊拉克的戰地採訪經歷,阿內特更加深信“新聞倫理不是寫在石頭上”(Journalism ethics are not written in stone)的道理,即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必須實踐它。
 “尤其是在這個新媒體科技時代,新聞可在彈指間傳送給全世界數十億人。”他相信因此更加需要真相!
確保訊息正確免誤傳
 民眾想要盲目樂觀的訊息,還是能夠追究責任的真相報導?
 在阿內特參與的其中兩項戰地報導,即20世紀60年代越戰和2002年開始的伊拉克戰爭,媒體和民眾出現兩種極不同反應。
 他說:“越戰開打時,美國政府和軍方樂觀的預測這場戰事結果,當越戰成為美國的夢魘,媒體還是與時任總統肯尼迪、約翰遜和尼克遜站在同一陣線。”
 然而,911事件后,美國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時,美國媒體已不與政治人物同聲同氣,反而是向政府問責。
 阿內特認為,如果人在戰地現場的記者不報導真相,美國和全世界的人民,都會都對在伊拉克發生的事存有錯覺,“我們身為記者,認定戰爭訊息必須符合真相,而不是誤傳!”
報導戰爭真相合法嗎?
 在戰地與衝突區報導上,美國政府、軍方和媒體不咬弦,最高法院也受促詮釋媒體的報導和問責制的底線。
 阿內特表示,多年前,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波特史提溫特(Potter Stewart)做出一項詮釋,成為往后新聞報導的重要準繩。
 史提溫特法官指出,美國憲法允許媒體自由報導政府在戰爭上的秘密和瞞騙;但是,媒體也不能期望從中獲得任何保證。
 他強調,美國憲法不是自由資訊法或官方機密法,它只是建立和銜接各法,並不是決斷。
 因此,他認為,新聞報導自由程度還需要依賴美國社會現有的機制來決定。
 換句話說,媒體和政府的角力,還要看各自如何運用已有法律和制度,憲法賦予的只是自由的權力。
退下火線授課出書
 現年78歲的阿內特已不是戰地記者,目前在中國廣州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擔任新聞學教授。
 一些與阿內特同期的戰地記者或同行,早已在汕頭大學任教,在他們的牽線下,退下“火線”的阿內特,2007年開始在該大學當起3個月的客座教授,續任至今。
 “我在汕頭大學分享自己的經驗,也偶爾會到台灣、香港、日本演講。”
 阿內特超過40年的戰地採訪經驗,有著取之不盡的新聞寶藏,汕頭大學學生非常喜愛這位聞名已久的前輩,阿內特也超愛中國,于是就任教到現在。
 他到汕頭大學任教第二年,該院和學生就為他出版了一本華文撰學的書籍──“我怎樣采訪本拉登(奧薩馬)”,寫出他從越戰到伊拉克戰爭四十多年的採訪心得和感想。
大馬人大馬角度報導
 戰事發生時,大馬新聞媒體不太可能派員長駐報導,通常是轉載各大國際新聞社的新聞,或是之后才與國際救援或公益組織隨團報導。
 對阿內特來說,不管大馬新聞媒體用什么方式參與戰地與衝突區報導,最重要的是從大馬角度出發,呈現戰地或衝突區的不同面貌。
 “不需要跟誰比較,如果已有10個人Cover(報導)同一件事,你就從你的角度去報導。”他說。
 他指出,從已有的新聞資訊去尋找材料,然后以另一個觀點切入採訪,這才是大馬的角度。
 對他而言,即使只是撥一通電話到美國訪問某些方面的專家,針對戰地或衝突區事件發表專業意見,也是一個戰地新聞。
 “而且,我相信這些專家會有興趣和樂意發表意見,提供他們能力範圍內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