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我是直涼人


有錢人勝過都門人?(第一篇)

20/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以前直涼家長跟孩子說:「不用功讀書,長大去割膠。」

近年來,橡膠、油棕原產業價格走高,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割膠、打理油棕園。

小園主今非昔比,彈丸小鎮跟過去已經不一樣了……

直涼,一個普通不過的小鎮。

 請當地人說說這個小鎮的特色,大家都說不出什么。

 就算難得請個外地朋友來這里作客,最多只是“一日遊”就可以遊遍摸透整個小鎮。

 近年,直涼園的金河山莊蓋了一座喇嘛廟,位于高山之處,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直涼景色,勉強稱得上是直涼的“名勝景點”。

 福建面稱得上是這里的地道美食吧!

 跟吉隆坡的“大碌面”比起來,直涼的手工面條較細較扁,湯汁較多較濕,算是當地較有特色的食物。

 有人說那是直涼第一美食,也有人嚐過之后嗤之以鼻。

 直涼沒有什么適合一家大小在週末一起行山的地方。

 河當然是有的,但沒有那種可以一家大小野餐嬉水的地方。

 彭亨很多地方都生產榴槤,這里也有榴槤,但說到彭亨榴槤,大家指的是勞勿榴槤、文冬榴槤,你不會聽到吉隆坡或新加坡人問起直涼榴槤。

 這個小鎮早年寂寂無名,當地人到雪隆升學就業,被問起來自哪里?說我是彭亨直涼人,別人會問是不是靠近勞勿?還是靠近關丹?

 要說靠近淡馬魯或文德甲,臨近森美蘭邊界,是彭亨州南部邊緣小鎮,別人才會:“哦”,不過還是可能只知道淡馬魯或文德甲,對直涼沒有概念。

 不過這幾年,直涼這個小鎮在彭亨州相當有名,關丹人、文德甲的人,淡馬魯人,甚至一些吉隆坡、雪州人一說到直涼,都會異口同聲說:“直涼?這個地方很多有錢人。”

 許順興是直涼女婿,跟吉隆坡的朋友提到直涼,對方跟他說:“直涼這個地方,吉隆坡的有錢人都不敢去,因為去到不夠他們有錢,講話又不夠他們大聲。”

 這種說法是否夸大其詞?為何大家會對直涼有這種印象?

 不管怎樣,當我國許多城市都在變遷發展,當年輕一代都千方百計走出小鎮,小鎮也以自己的步伐,低調地、默默地轉動著、前進著。

 這次我們走入直涼,走訪當地州議員、小園主、各行各業人士和市民,重新認識小鎮面貌,看一看小鎮居民的生活,聽一聽小鎮居民的心聲。

房地產有價又有市

 這5年來,如果你每年去一趟直涼,就會發現一個現象,每去一次,這里的店屋,尤其是花園住宅區就越多。

 花園的房子越蓋越大棟,雙屋排屋算不了什么,半獨立式、獨立式也越來越多。

 先是主要公路旁都起了店屋,這些地方以前多數是一些板屋住家,然后到處都是花園住宅區,不管臨近小鎮,還是遠離小鎮。

 最特別的是,很多半獨立房子是隱藏在橡膠園、油棕園里,必須經過好幾個油棕園、橡膠園,才會來到花園區。

 城市人心想,小地方就是這點好,地大人少屋價便宜,要多大間的房子就有多大間。

 一問這里的房價:一般雙層排屋20、30萬令吉起跳;40x80方呎的半獨立式雙層洋樓價格30到40萬令吉起跳;三層樓的店屋要價80、90萬令吉。

 跟首都或雪州市區比起來,直涼屋價算是小兒科,但是要知道,雪隆是國家政治、經濟、教育中心,直涼只是一個小鎮。

 當地居民陳朝松指目前直涼的屋價,已經可以媲美雪隆郊外屋價,甚至高過人口較密集的淡馬魯、文德甲,“文德甲的半獨立式房子行情才二三十萬令吉,這里的已經炒到三四十萬令吉。”

 這些房子兩三年前,可能只要十萬二十萬令吉就可以買到,在短短兩年光景里竟翻了3倍,漲幅驚人。

 儘管如此,今天在直涼,不管哪里的地段、建多少房子多大的房子、房價多高,都不怕賣不出。

 任何地段只要放出風聲建房子,不需要打廣告,顧客就會上門打聽,最快紀錄是一開放訂購,一小時內一售而空。

 要知道這是賣房子,不是超市大平賣。

 目前,直涼人口約兩萬多三萬左右,但是,大大小小的花園住宅有二三十個,當地人都算不出確切有幾個花園,更別說記完這些花園的名字。

 直涼州議員梁金福說:“有些花園房子,是給一個家庭整排買下的,打算將來幾個孩子一人住一間。”

 直涼大街一些舊店屋,售價高達70萬,一樣搶手,當地人笑稱:“有錢都買不到。”

 儘管目前直涼的屋價笑傲百樂縣,甚至彭亨,不過根據銀行界估價,當地房產並沒有這么高的價值,這導致借貸者申請貸款時面對許多問題。

 吊詭的是,這並不影響當地人買房子的意願,很多新的房產還是一掃而空。

花園住宅越建越多

 直涼州議員梁金福表示,1981年,直涼才有兩個花園,一個斯里直涼花園,一個是麗雅花園。

 在那之前,除了新村、老舊的市區,直涼人多數在芭地,尤其是橡膠園里蓋房子。

 所以,很多都是“獨立式”房子,方圓一兩公里外才會有另一戶住家。不管板屋磚屋,想蓋多大多小,要怎么蓋都看個人,不過廚房肯定是寬敞明亮的。

 過后有了花園屋,三房一廳,廚房就算加蓋出去當地人還是嫌窄,開起伙來不能隨心所欲。

 陳朝松說:“早期直涼三五年才發展一個花園住宅區,這幾年發展商聯同小園主合作,到處都發展花園住宅。”

 新村、古老大街的老屋老店,許多也翻建成新屋新店,或翻建得更大更氣派。

 年輕一代通常會搬到花園住宅區居住,新村或大街的房子多數剩下兩個老人留守。

托原產品價高之福

 陳朝松認為直涼屋業之所以蓬勃發展、屋價高漲,這是近年原產品價格高漲帶來的連鎖反應。

 直涼人大部分是小園主,這幾年油棕、橡膠價格看俏,只要有5英畝芭地,每個月要有三五千令吉收入不難。

 “三五千令吉很難在城市生活,不過在小鎮已經足以維持生計,所以這里的人大部分生活小康。”

 他說,直涼沒有什么娛樂場所,居民除了日常開銷,甚少其他消費,很多人有儲蓄的習慣。

 早期生活比較貧困,很多人都沒有能力置業,現在手頭有了點錢就買房子,“這里的人很少買股票、債券,認為房產業保值,有錢多數買房子。”

 另一面,直涼的老人家通常會遺留產業給下一代,“年輕人有父母作后盾,比較生性長進的,會把芭地交由妻子打理,自己到外地打工,賺到了錢,也會回來買房子。”

 所以這五六年來,直涼屋業需求量節節上升,屋價也急劇上升。

 除了屋業發展改變直涼硬體外貌,直涼的經濟形態,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起著變化。



堅守農地苦盡甘來(第二篇)

21/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早年,直涼人家有02英畝膠園,還不如在城市有間小公寓。

這幾年膠園油棕園身價大漲,好比會生金蛋的鵝。

不過這隻金鵝,不是天上掉下的,是當地先輩父輩賣命賣力苦幹回來。

再說它不會自動下蛋,也不可能殺鵝取卵,很多直涼人凌晨就騎著摩哆去割膠,賺的都是血汗錢。

這幾年原產業價格節節上升,橡膠園、油棕園價格跟著水漲船高。

 1980年代,一英畝芭地才值四五千令吉,現在10萬令吉也買不到。

 所以,近來直涼人之間喜歡互相開玩笑:“只要有10英畝芭地,就有百萬身家。”

 地方上宴客,10個小園主坐在一桌,有人笑說:“那桌的人全是百萬身家。”

 也有人調侃:“現今在直涼,百萬不算富翁,至少要有千萬才算富翁。”

 話是這么說,當地居民李亞民一針見血道出:“直涼芭地價格炒到一英畝十一二萬令吉,實際上銀行估價只值六七萬令吉。

 就算一英畝10萬令吉,10英畝100萬令吉,也要把地賣了才有百萬身家,“對本地人來說,芭地就是第二生命,本地人都是靠芭地養家糊口,除非逼不得已,否則很少人會賣芭地。”

 賣芭地對當地人來說,好比殺鵝取卵。直涼人就是能“守”,才有今天的生活。

 我國曾經是橡膠王國,全國多個州屬地方都覆蓋橡膠園。

 只是過去橡膠價格不高,芭地不值錢,很多地方的橡膠園能翻種其他農作物,就翻種其他農作物,能夠發展屋業,就順勢把地賣個好價錢。

 所以,很多地方的橡膠園面積越來越少,但是直涼地方上發展不大,居民大半輩子務農,一直堅守農地。

 2000年前后,油棕行情看俏,直涼很多橡膠園也翻種油棕,小園主唐亞華說,現在直涼油棕園比橡膠園多。

 “那段時期油棕價格比橡膠園好,大家都想翻種油棕,到了2005年,橡膠價格升高,有人就翻種回橡膠,不過這也要看地形,平芭一般翻種油棕,坡地就會種植橡膠。”

 今天油棕橡膠價格大好,直涼人也算守得雲開見月明。

前人打拼后人享福

 直涼州議員梁金福有感而發,直涼今天擁有的一切,是那些第一代、第二代從中國南來的先輩辛勞打拼下來的。

 老人家說起直涼人,都說直涼人靠兩個字起家:勤儉。

 直涼福建人多,以前每逢喜慶宴請,都有人喜歡唱這首福建歌──《愛拼才會贏》。

 歌詞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可說是老一輩直涼人的信條,也是我國很多鄉區務農人家的寫照。

 10個直涼人,9個靠橡膠和油棕起家。

 割膠和打理油棕園,是看老天臉色,用勞力換飯吃的工作,今天直涼年輕一代,能夠到城市升學就業,而在家鄉有祖業依傍,可以割膠打理油棕園,這是先輩用汗水打下的江山。

 19世紀,英國佔領馬來半島,需要發展這里的經濟,鼓勵這里的人開芭種植橡膠。

 直涼州議員梁金福說,當時英國殖民政府就分配土地給直涼人。“那時只要登記,就可以得到土地。”

 梁金福表示:“大馬獨立以后,政府通過‘集體分配計劃’、‘土地邊緣計劃’等計劃,又再分配土地給當地人。”

 他說,有些人分配到6英畝地,也有人分配到9英畝地,也有許多人沒有得到土地。

 這些人后期靠開墾非法芭,或者到大芭里工作、幫人打工,甚至身兼數職,有了一些積蓄,也會買橡膠園油棕園。

 現在直涼的老人家,很多都是從11、12歲起,有者甚至8、9歲就已經跟著父母到芭場工作,勞碌五六十年,才換得收獲期,得來清閒晚年。

 儘管如此,就算年屆六七十歲的老人,多數仍然會到芭場走走勞動。

 午后,你看到他無所事事坐在茶餐室喝著下午茶,他可能三四點就已起床,到膠園走了一趟回來。

逼于無奈非法墾地

 直涼人早年通過土地分配計劃獲得芭地,所獲芭地面積因人而異。

 唐亞華說,到了1960年代,多數家庭孩子多,芭地少,難維生,很多人因而開墾非法芭。

 當時開墾非法芭,都是先到的人先“佔地”,哪塊地“屬于”誰,大家心照不宣。

 說回這段歷史,許多老人家嘆氣說這一方面是逼于無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直涼人都很努力肯拼。

 很多人開墾非法芭,除了養家活口,也是想到家里只有幾英畝土地,兩夫婦割膠尚可勉強維持生計,然而孩子漸漸長大,也需要有出路。

 多做一點芭地,至少可以給孩子鋪條后路,孩子成人以后可以謀生計。

一分開墾一分收穫

 說明是非法開墾,開墾以后土地會不會充公,心血會不會白費,大家不是沒有想過這些,但是很多人認為先苦幹了再說!

 當年原產業價格不如今天,家中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孩,為了養家改善生活,很多人早上割膠,下午就去開墾非法芭,越勤勞的人開得越多芭地。

 早年直涼市區週邊都是大森林和大樹林,另一位小園主陳朝松,說開芭需要一些資本,比如砍樹,以前都是用手拉機。

 他解釋:“就是一人拉著一邊機柄,一個拉一個推那種手拉機,買一個手拉機需要不少錢。”

 那個年代在直涼割膠,一天只有約3令吉20仙工資,一個月收入不超過100令吉,要拿出資本開芭地,很艱辛。

毀逾萬英畝非法芭地

 從1960年代到1970年代末,很多直涼人積極開墾非法芭,開墾的面積數以萬計。

 結果1981年,我國政府採取大規模執法行動,摧毀非法芭地,直涼超過一萬英畝非法芭地被摧毀。

 陳朝松表示,當時人民自知開墾非法芭地理虧,並沒有激烈反抗。

 不過隔年的全國大選,國陣政府自獨立以來,首次失去直涼這個堡壘選區,拱手給了民主行動黨。

 “這之前,直涼人一直支持國陣,把票投給國陣。”

 他認為,直涼人還是用他們手中的一票,表達了芭地被摧毀的複雜情緒。

 在這之后,現任州議員梁金福連任5屆直涼區州議員,21年以來,直涼一直成為國陣爭奪的黑區。

 直涼一度更是彭亨州唯一一個反對黨當家的選區。

 梁金福說:“其他沒有被摧毀的非法芭,有些逐步被批準了,也有許多仍然未批準。”

開埠歷史超過百年

 根據退休老師陳世震的推算,直涼開埠歷史,可以追溯到約莫110年前。

 陳老師今年72歲,他的家族,從曾祖父那代開始南來大馬,在直涼落地生根。

 他沒有見過自己的曾祖父,只是兒時聽長輩說,曾祖父從中國來到直涼時,還是前額光著頭,后腦留著辮子的,那是滿清時代的標準髮型。

 現在他家族的產業,包括芭地、店屋都是曾祖父留下的產業。

 他告訴記者,當年孫中山提倡革命推翻滿清統治,曾到森美蘭州瓜拉庇勞籌集經費,當時直涼就派了兩位代表前往參與會議。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由此可見,早在1911年之前,華人已經在直涼組成群落,開始在這里進行商業活動,跟當地的原住民交易,開墾芭地。”

 直涼最早開發有人煙聚居的地方,是沿著直涼河到到火車站和大街一帶。

 他指出,有本1913年留下的賬簿,可以證明直涼當時已經有雜貨店,“以前的人買東西都會賒賬,買過的東西都記錄下來,到月尾才結賬。”

 他認為就是因為賒賬文化,有些賬目拖得很久,甚至從一代拖到另一代,所以雜貨店老板把賬簿留給孩子,孩子又留給下一代,這本賬簿才得以保留到今天。




風光背后有苦自知(第三篇)


22/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割膠,以前無論如何不管怎樣,都不會是讓人稱羨的工作。

近年膠價大好,大家開始羨慕起膠工、小園主的收入,有油棕園就更好了,

只要請到外勞打理,自己就不太需要親力勞作。只是人看人總是外表風光內里愁,

每個人背后的付出,就只有自己和天知道。

凌晨一兩點,城市人忙碌,多姿多彩的一天還沒有結束,許多直涼膠工已經騎著摩哆到幾公里甚至10多公里外的膠園,迎來全新的一天。

 摩哆從平坦公路,騎進蜿蜒崎嶇的山路,十多公里路程有時要耗時四五十分鐘。

 割膠要“趁早”,否則到了下午太陽高掛天氣變熱時,膠汁就流得慢流得少。

 凌晨兩三點、四五點,陸續有更多人前往膠園開工,也有人已經割完膠騎著摩哆離開膠園了。

 有些膠工,割完一段膠園的樹,顧不得回家,又騎了四五十分鐘摩哆,到另一段膠園繼續割。

 小園主陳朝松說:“很多直涼人都很勤力,會割‘雙號’。”

 有時清晨六七點下起雨來,許多城市人還在賴床,捨不得離開暖和的被窩,腦海浮現的通常是待會兒塞車的厭煩情況。

 對膠工來說,淋了一身雨不算什么,心疼的是膠汁被沖走,一天的心血全完了,收入也泡湯。

 割膠勞作辛苦不在話下,收成還要靠老天多多關照。

 尤其是年尾雨季,時晴時陰,天氣反覆無常,去割擔心割到一半下起雨來,不割更不是。

 橡膠樹的落葉季節,一般落在每年二月份,一直到四月份、五月份才長出新葉。

 這段期間,橡膠樹需要休憩,膠汁會大量減少,小園主會根據樹種、樹齡和本身經濟能力,停割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三個月。

 所以儘管膠丸價格大好,一公斤平均四五令吉,一天割100公斤就有四五百令吉,但也不能說一個月就有上萬令吉收入安穩入袋。

 膠工收入,要以一年總收入除以12個月,不能以每天或每個月收入做準,必須扣除雨天、停割期,還有被偷的損失,所以膠工平時一定要“囤糧”,未雨綢繆。

 要說得更仔細精準一點的話,還要看膠園有多少棵樹、樹種、樹齡、割膠技術等,同樣5英畝園地,有人一天可以收兩三百公斤膠丸,有人要收100公斤膠丸都難。

 今天許多小園主的收入,確實是城市打工族望塵莫及的,不過也不是所有小園主都一定變富有。

樹膠有價賊猖狂

 下午兩點多,幾個中年男人陸續走進淡馬路路旁的茶餐室。

 大家打過招呼,坐下來的第一句話,不是今天膠丸一公斤賣多少錢,而是“今天有沒有被偷膠丸?”

 膠價走勢強勁,現在一公斤膠丸4令吉多5令吉,賣一公斤膠丸,在直涼吃一碟雞飯還有零頭找。

 所以有人開始打起歪主意,偷竊他人膠園的膠丸。

 唐亞華形容被偷的情形:“一早去到膠園,本該是一片漆黑的,卻看到有燈在移動著,心馬上一驚。”

 心知有人在偷膠丸,明明是自己的膠園,卻不敢走上前,“害怕跟賊碰面,安全受到威脅。”

 他繼續說,要不就是一早去到膠園,看到膠杯擺歪了,心涼了半截,大概是被偷了。“走上前再看,膠杯丟到滿地,杯里都沒有膠果,心更是全涼了。

 “最生氣的是,偷了你的膠丸,還要把膠杯亂丟!”本來應有的收入全沒了,白費心血,還要打起精神撿起膠杯繼續割膠,割了今天不知明天是否又會被偷。

賺的都是血汗錢

 以前直涼家長對孩子說:“不用功讀書,長大就要割膠!”這是過來人苦口婆心。

 現在在城市當個經理,收入未必比割膠打理油棕園好。

 留在家鄉割膠的人跟遊子說:“何必這么辛苦打工,回來割膠更好”,這句是半開玩笑的話。

 外行看行家割膠,膠刀在樹身遊走,繞著樹轉個半圈,就“一刀到底”很輕鬆,其實不是阿狗阿貓拿起膠刀就會割膠。

 割膠考技巧,需要手、腳、腰和眼配合,割起來還要“穩、準、輕、快”。

 割得太深傷樹榦,透支橡膠樹壽命;割得太淺,膠汁流得少,收入就少。

 這是為何小園主多數親自割膠,不像採收油棕般假手外勞,很多小園主都很愛惜橡膠樹,甚至不捨得交托給不會割膠的孩子胡亂去割。

 如果一個園段有700棵樹,同樣割膠動作就要重複700次。沒有割膠經驗的人別說700棵,割100棵已腰酸背痛,手指發麻。

 就因為考功夫,中國還舉辦割膠技能競賽,選出“割膠狀元”。

 小園主唐亞華更說出許多膠工心聲:就算膠價再好,也要辛勤去割,才有收入。

 他提醒,現在大家都看到直涼人很有錢,但是很多人忘了,膠價油棕價格上漲是這七、八年的事。

 過去幾十年,原產業價格低迷不穩定,膠工、小園主曾是經濟金字塔底層的族群。

 直涼經濟命脈是原產業,所以早年許多直涼人的生活都過得相當刻苦清寒。直涼區州議員梁金福憶述:“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要賣芭地,才有能力供孩子上大學或出國升學。”

 1990年代,膠丸收購價格一公斤只有60仙、70仙,油棕一噸百多令吉、200令吉,甚至跌剩一噸90令吉。

 唐亞華回憶起那段歲月,說自己連出去茶餐室喝杯茶都不敢。

 他認為今天直涼人生活過得好,是因為原產業產品價格高。原產業價格波動,還是會影響直涼人生計。

偷竊讓人心惶惶

 偷竊膠丸問題,對小園主已經構成一種精神虐待。

 唐亞華感慨地說:“直涼本來是一個很安寧的地方,現在卻因為偷竊問題,搞到大家心都不安。”

 其實不只直涼,其他橡膠園多的地方也是一樣,現在的膠工最愁的不是雨天,不是膠丸膠水收購價,而是偷竊問題。

 在直涼,不只膠丸被偷,油棕一樣面對失竊問題,燕屋的燕窩也給人偷個不停。

 一位油棕小園主的油棕園,為了防止被偷,圍了篱笆,開了大溝,照樣被偷。

 賊徒把油棕果推到大溝,再想辦法從大溝吊起油棕果,然后運走。他啞然失笑,心想:“這么辛苦的勞兒都肯幹,為何不直接去找份工更省事?”

 偷燕窩的故事更“怪趣”,許多業者擔心燕窩被偷,就請保安看顧燕屋,保安早上7點下班,賊徒7點半“光顧”燕屋。

 業主趕到帶了一群朋友來圍著燕屋,賊徒擔心被打,不肯下來,自己打電話報警,等到警察來了才下來。

刑罰輕竊賊敢博

 小園主陳朝松說,一些小園主膠丸被偷,開始時會報警,但報了警也解決不了問題,被偷多幾次,大家連報警都懶了。

 唐亞華的朋友不甘被偷,自己去守住膠園,“開始時守到晚上七八點,第二天發現依然被偷,后來守到半夜12點,第二天早上去到,還是被偷了。”

 他搖頭感嘆:“唉喲,這些賊實在神通廣大”,陳朝松補充:“總之防不勝防。”

 唐亞華認為,現在膠價高,賊徒只要偷到100公斤膠丸,就可以賣到四五百令吉,但是被捉到,刑罰很輕,所以很多賊徒還是情願鋌而走險。

 偷油棕和燕窩的情況也一樣,許多小園主和燕窩業者都不約而同對記者抱怨,盜賊多沒人捉,就算捉到,刑罰太輕,起不到懲戒的作用。

膠園綁給人有因

 偷竊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陳朝松指這導致直涼出現一個“怪異”現象,很多人把膠園“綁”給別人,也就是出租的意思。

 “很多園主索性把膠園‘綁’給別人打理,一次過收取一筆錢,不需辛苦割膠,又不用煩被偷或膠價波動問題。”

 出租膠園的價格主要考量樹齡、膠價行情、品種、多少棵橡膠樹,甚至偷竊風險而定,每英畝膠園租金大約一年4000令吉,出租期限一般為三年、五年、六年不等。

 梁金福說,會“綁”給人的膠園通常是一些老樹膠園,再割幾年就要翻種了。

 老樹底頭的皮都割完無法再生,流不出大量膠汁,必須往樹身高處“倒翻割”,也就是俗稱“殺樹”,膠汁產量才會好。

 一旦“倒翻割”膠皮就無法再生,意味著橡膠樹的壽命已經來到尾聲,故得“殺樹”之名。

 “殺樹”要用加長的膠刀,仰著頭頸來割,非常消耗體力,尤其是對老人家來說。

 他指出,直涼很少年輕人願意割膠,膠工多數是五六十歲,甚至年紀更大的人,自己沒有能力割老樹,才會“綁”給人。


店不住人住燕子(第四篇)

23/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近兩三年,直涼有個奇特現象,大屋、店屋不住人不做生意,都給了燕子住。

很多直涼人異口同聲說:「直涼人喜歡跟風,看到別人做什麼就會跟著去做。」

聽說屋業保值就買店買房子,聽到引燕賺錢,就爭相引燕,又聽聞養雞有前景,一窩蜂養雞去。

直涼很多大屋、三層樓店屋,不管來回路經多少次,都是閘門緊閉,從來不見有人出入,感覺沒什么人氣。

 其中一個花園,一排10間雙層店屋,沒有一間開門做生意。

 店屋從早到晚發出吱吱啾啾的鳥鳴叫聲,間中有燕子從店屋飛進飛出。

 跟淡馬魯路毗鄰的張裕路,是直涼相當有年份歷史的商業區。

 以前這帶的店屋,多數是樓下店面做生意,樓上住人。

 但是今天走進張裕路,看到的店屋許多樓下依然是店舖,樓上二樓三樓的房客,卻多數換成燕子。

 現在張裕路的店屋,燕子住的多過人住,商業區變成“燕子城”。

 百樂縣燕窩商公會林和強告訴記者,直涼人從12年前開始引燕。

 “當時是在張裕路店屋里,開始時很神秘,附近的人都沒發現。”

 他說,福建人有句話‘養鳥家產完’,養鳥一直被視為一種花錢的消遣。

 我國其他小鎮很早就有人引燕,不過直涼人卻不把引燕當成一回事,不相信引燕可以賺錢。

 他表示:“最早引燕那幾家都是自來燕,過了5年,才有人注意到這些屋子有燕子進出,才知道是引燕。”

 2007年,我國政府推出引燕指南,業者必須持有獸醫局發出的證書,向縣市議會申請引燕執照,“從那時到現在,5年之間,直涼的燕屋從幾十間增加到三百多間。”

 他笑說,那時打出的口號是‘你引燕子3年,燕子養你一世’,“聽起來好像神話,回酬很高,所以大家紛紛加入這個行業。”

地價因引燕大漲

 很多直涼人說當地屋價炒高,是因為現在很多人買屋買店屋引燕,林和強不同意這種說法。

 “直涼人引燕,90%從店屋引起。”但他指是先有空置的店屋,當地人才用來引燕,特意買樓引燕的人不超過5%。

 “這5%是引燕非常成功,有意擴大投資,才會買樓或買地建燕屋。”

 這幾年直涼屋價大漲,房屋店屋雖然搶手,但是根據他的觀察,直涼很多店屋除了底層出租,樓上二樓和三樓根本租不出去。

 當地店屋店租視地點而定,從五六百令吉,到一兩千令吉都有,“底層就算租出去店租也不高,樓上空置著又可惜,許多店主索性用來當燕屋。”

 不過有一個地點,也就是直涼第一個引燕地點張裕路例外。這是目前直涼引燕最成功的地點,地價確實因引燕身價百漲。

 這一帶的舊店屋價格因為引燕,三四年時間里從十多萬令吉炒至六、七十萬令吉。

 我們習慣說引燕,其實不然,業者只是提供燕子生存空間,並沒有提供燕子任何食物,所以行內人說“引燕”或“聚燕”,是比較貼切的說法。

 他解釋,引燕成敗靠天時地利,“除了基本的專業知識,還要看燕屋的地點。”

 燕子可以在臨近20到30公里以內,覓食的地點最適合引燕。

 他表示,張裕路30公里直線範圍里可達百樂湖、淡馬魯河、還有金馬揚雙溪鐳昔日金井留下的礦湖,這些地點都有豐富生態資源,符合引燕最佳條件。

有人賺錢有人虧

 許多直涼人是看到別人引燕風光,一走進茶餐室就聽別人說引燕賺錢,耳濡目染之下跟著引燕。

 林和強說:“早期引燕的人,確實90%都很成功,但是2009年后才加入引燕業的人,只有20%到30%成功。”

 引燕業者李亞明講到引燕就大吐苦水,直涼人說:“引燕成功是專家,引燕失敗變‘仙家’。”

 他對這句話感觸良深,“許多裝修燕屋的人很沒有道德,到處吹噓引燕好賺,其實有很多人引燕失敗,引燕不是想像中那么容易。”

 他表示,引燕失敗多數是郊區燕屋,“燕屋只要有貓頭鷹走進來,就無法引到燕子。”

 貓頭鷹是燕子天敵,會捕殺燕子做為食物,燕子只要嗅到貓頭鷹味道,就會逃之夭夭,不再回巢。

3年始看到成績

 林和強表示,引燕從裝置設備引燕起,一般需要3年才可以看到成績。

 “如果3年后每個月平均回酬千多令吉,已經相當不錯。有人3年后平均每個月利潤可能才數百令吉,這就不符合經濟效益。”

 他說,引燕是越久利潤越高,有人養了幾年,平均每個月回酬可達萬多令吉。

 他強調:“這要引燕非常成功才有這樣的收入,而且這種例子少之又少。”然而許多引燕顧問就以這幾個成功例子,鼓吹當地人引燕。

 李亞民說,如果養了七八年還是沒有穩定數量的燕子生產燕窩,就算失敗虧錢。

 不過他說,很多燕屋就算無法成功引到燕子,還是會繼續引,“反正設備已經有,不會增加成本。”

人養我養成風氣

 引燕業在直涼鬧市形成風氣,衍生許多民生問題,直涼區州議員梁金福經常都獲接許多投訴。

 他說:“開始有很多人投訴噪音大、環境污染,但引燕業者依然故我,看到別人引燕賺錢,投訴人的人自己又加入引燕行列。”

 結果你養我也養,大家一起搬出屋子讓給燕子住,投訴反而少了,讓人好氣又好笑。

 林和強認為,很多業者不了解引燕訣竅,聽信引燕顧問意見,以為燕屋擴音器聲量開得越大,就越容易引到燕子,其實沒有這個必要。

 他說屋燕在燕屋里排泄,不像站在電線桿的泥燕、草燕會隨處排泄,衛生問題其實不大。

 為了避免燕窩有很多雜質、色澤變黃,燕屋其實一定要維持干凈衛生。

 “業者都會盡量打掃糞便,會定期殺菌,因為我們也擔心燕子生病死掉。”

憂新指南衝擊大

 前陣子我國燕窩被指不符合衛生規格,嚴重打擊我國燕窩名聲,導致銷量大跌,燕窩價格也大跌。

 林和強表示,未經處理的燕窩,價格從一公斤5000令吉下跌到現在兩三千令吉,價格跌幅約40%。

 他認為這雖然衝擊引燕業者收入,不過對生活影響不大,畢竟引燕是直涼人獲取額外收入的一種投資。

 倒是彭亨州政府因為市區、住宅區引燕民生問題多,投訴不斷,擬修改過去引燕指南,但新指南遲遲未出,讓直涼引燕業者命運未卜、忐忑不安。

 根據彭亨州過去引燕指南條例,商業區店鋪樓上都可以引燕,但是新指南是否會有所更動,仍不得而知。

 直涼引燕業多數集中在鬧市店屋,一旦新指南禁止在鬧市店屋引燕,誓必殃及直涼引燕業。

 “公會和縣議會已經勸告新的業者暫停投入,等待新指南出爐。”



年輕人回鄉找希望(第5篇)

24/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年輕人口外流,似乎是世界各國多數小鎮的共同命運。

直涼也難逃這種宿命。

這幾年直涼經濟型態大有轉變,也有許多年輕人,重投小鎮懷抱,回鄉找希望……

很多小鎮的孩子,都有個共同夢想,就是長大以后離開小鎮到城市看世界。

 直涼人多數割膠和打理油棕園維生,不過直涼孩子,小時在願望一欄填寫的多數是醫生、太空人、律師,甚至明星都好,很少人想當膠工。

 近年,膠工、小園主收入可觀,確實吸引了一些年輕人回鄉割膠打理油棕園,不過比率很少。

 當地居民陳朝松說直涼年輕人口外流是必然現象,“直涼沒有大型工廠、沒有中小型企業,年輕人就業機會少,大學生回鄉沒有發展空間。”

 近年直涼人收入水平提升,有些年輕人看好當地商機,回來創業做些小生意,可也不容易。

 另一直涼人唐亞華表示,這幾年直涼很多地方都有新商店營業,但都是一年半載就關門大吉,換成其他人來做,情況也一樣。

 直涼女婿許順興認為在直涼做生意,得看做的是什么生意。“服裝店、奢侈消費品的店面通常很難生存。”

 因為由直涼開車到吉隆坡只需兩個多小時,現在直涼人大部分有私家車,手頭上也有些閒錢,年輕人閒來就會結伴到雪隆一帶購物消費。

有油棕園不需要兼職

 他有一位朋友開鞋店,開了好幾年,但生意不好,很難維持,“結果他早上割膠,下午做生意,靠割膠補貼生活。”

 他看到直涼一些開店做小生意的人都要兼職,他笑說:“有膠園及油棕園的就不需要兼職。”

 他發現只有飲食行業在這里還能夠生存,不過只能找到三餐溫飽,賺大錢就很難。

 倒是跟吃用有關的傳銷行業,在直涼很火紅,“只要夠新穎新奇,保健品之類東西都很受歡迎。”

 他認為直涼有許多暴發戶,有錢又怕輸,不管傳銷產品價格多高,不管是否用得著,看到人買我就買,“至少喝茶時聽到別人說買了什么,可以告訴別人自己也買了。”

 目前,直涼主要的行業還是圍繞在跟橡膠和油棕收購活動有關業,比如運輸業、修車行業等。

 他表示,因為膠丸和油棕果運輸需求,直涼修車廠特別多,中輟生十之八九會去車廠當學徒,也算提供了他們一條出路。

 另外,就是小園主豐收帶動屋業發展,建築業也在這里撈得風生水起。

畢業赴獅城打工

 每年年尾,考完大馬教育文憑(SPM)或大馬高等教育文憑(STPM),等待成績公佈期間,先到首都、新加坡或國內其他大都會打工,已經成為直涼年輕人一種不成文的“傳統”。

 成績公佈以后,有意升學的學生,會到外地讀學院、上大學,成績不理想或不想升學的人,多半會繼續留在新加坡或國內其他城市就業。

 早年新加坡需要大量大馬勞力工人,投入當地工廠、裝修業、飲食、技術性等行業,很多直涼年輕人紛紛湧到獅城撈新幣。

 鋁制家具店老板林資興說,這幾年新加坡引進很多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泰國等地勞工,大馬勞工在新加坡很難競爭。

 他十七八歲就到新加坡從事門窗、櫥櫃裝修行業,一做就是20年。“大馬工人工資高,現在新加坡老板都情願雇中國人,一個大馬人的工資可以雇幾個中國人。”

 他指很多大馬勞工雖然沒有被裁,但是老板為了降低人工成本,加班或額外工作,都會讓中國、孟加拉勞工去做,大馬勞工收入因而減少。

回流割膠兼創業

 林資興發現這幾年很多大馬人都回流,在新加坡工作雖然是賺新幣,但是扣除吃住租金和交通費,開銷也不小,家鄉如果有就業機會,不如回來。

 “現在膠價好,回來幫父母割膠,可以減輕父母負擔,一天割幾個鐘頭,收入高又自由。”

 他其實是瓜拉吉撓人,妻子是直涼人,他在新加坡生活工作20年,一家人已經擁有當地永久居民權,但覺得新加坡始終不是自己的國家,沒有歸屬感。

 “在新加坡只能打工,如要創業,資金很高,所以回來大馬,不過瓜拉吉撓地方小,人口少,做生意很難。”

 近年直涼屋業發展蓬勃,市區週遭有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發展地,他覺得有商機,選擇在直涼開店創業。

 他很喜歡直涼的生活,跟新加坡大都會比起來,直涼生活腳步緩慢,日子也過得舒適,閒來就跟朋友去喝茶、釣魚,晚上喝點小酒。

 “以前在新加坡工作,總是天未亮就出門,回到家已經摸黑,太太經常抱怨,等到我回家只是看到我睡覺的樣子。”

回鄉才有歸屬感

 章斯荐18歲就到新加坡工作,在工廠打工、捧過咖啡、洗過碗,也做過冷氣維修等工作。

 3年前回來幫叔叔打理生意,現在自己開了一家雜貨店。對他來說,新加坡是個找生計存錢的地方,但不是適合生活定居的地方。

 他覺得新加坡生活太壓力且壓迫,每天都過著追趕地鐵的生活,“每次一過海關踏進新加坡,就覺得自己沒有了自由。”

 當年他在新加坡租房,8個人睡一間房,一個人一個月房租250新幣(當年約五六百令吉),“一間屋子4個房間30人住,現在看到這里的孟加拉外勞40人住一間屋子,覺得自己以前的生活跟他們過得沒有分別。”

 他目前自己開雜貨店,雖然是小生意,賺錢也很難,“賣一包鹽賺三分錢,還要把大包裝分成小包裝,很多工,長到這樣大才知道要賺幾十仙這樣難,但畢竟是自己的生意,有歸屬感。”

為兒女搬回小鎮

 許順興是彭亨而連突人,妻子是直涼人,為了女兒的生活和一些私人因由,舉家從首都搬回直涼,打算在直涼展開新生活。

 他跟妻子相識相戀于中學時期,中學畢業后就一起在首都升學、就業。

 女兒出世后,夫婦兩人都要工作,所以女兒一直留在直涼由岳母照顧。

 女兒接近4歲時,他們接她到吉隆坡上幼兒園。“但在吉隆坡3個月了,女兒還是無法適應城市生活,時常生病,個性也轉變很大,變得我們都覺得不像我們的小孩了。”

 他們決定讓女兒回到直涼生活,可是又希望陪伴女兒一起成長,于是夫婦倆決定一起回直涼就業。

 回去直涼之前,他們做了許多功課,為女兒尋找合適的幼兒園、考察當地工作環境,拜托岳父幫他們介紹工作等。

 “我們先是考察了這里的幼兒園,到過四五間幼兒園參觀了解。”

 其中一間幼兒園是採用“fungates”系統教學,強調趣味、獨特、開放式等教學方法,在全國都有連鎖分校。

 “教學方式很接近吉隆坡幼兒園,我們覺得還不錯,就選了這間。”

 他坦承,直涼的教育水平,只說語文水平就好,還是不如大都市,不過他們夫婦更重視孩子身心發展的平衡。

 他們的女兒喜歡小鎮生活,在小鎮生活自在快樂,這是他們選擇在直涼安頓女兒生活的主要原因。

有人回流有人走

 許順興曾經在直涼協助油棕收購商打理業務,工作了六個月,他發現也許是一直在城市工作,加上本身不是直涼人的關系,要融入當地工作環境並不容易。

 “小鎮的人處事講人情和關系,比較排外。整體來說,吉隆坡企業處事比較有系統,這里是老板大完,就算老板自己做錯,也會因面子關係,把錯誤推到你身上。”

 另一方面,他認為直涼地方小,工作上人事卻非常多,壞事傳千里,“在直涼,個人名聲很重要,你只要做了一些什么,很快就會在同行之間傳遍,將來要跳槽就很難。”

 他覺得年輕人要在直涼發展,一就是家里有油棕園橡膠園,回來幫父母割膠打理油棕園。“再不就做小生意,規模不能很大,因為這里人口不多,打工就不容易了。”

 他坦言無法適應當地的公司文化,工作了半年就離職回到吉隆坡謀生,妻子和孩子繼續留在直涼生活。



第6篇

25/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直涼國中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有華人的地方好像就有人說這句話:「再窮不能窮教育」。

老一輩的直涼人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早年大家務農開芭,不過,大部分都很注重下一代的教育……

就算橡膠和油棕價格大好,老父老母一大早去膠園勞動半天,收入就高過大學畢業的孩子在城市打工一天的日薪。

 不過,甚少直涼家長會認為:讀書有什么用?不如跟我學割膠。很多直涼人還是有“靠教育改變命運”的根深柢固想法。

 職業沒有貴賤,膠工也好律師也好,不管用勞力還是腦力,都是靠一己之力奉獻社會,而且社會本來就需要各種生產分工才能運作。

 只是割過膠打理過芭場的人,知道割膠辛勞,多半希望孩子有其他出路。

 “我們最怕孩子本身不讀書,以前經濟條件不好,有些家長就算賣芭也會供孩子讀書,現在經濟好轉,當然都會給孩子升學。”直涼區州議員梁金福歸納大部分直涼家長對教育的觀念。

上大學情況普遍

 一位當地教育工作者認為,百樂縣三兄弟,也就是直涼和鄰鎮的吉拉央及金馬揚,三地雖距離數公里之遙,三地都是靠割膠和油棕園維生,不過比較起來,直涼家長明顯較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直涼學生中學畢業以后,多半視家庭經濟能力以及考試成績,決定留在直涼中學升讀中六或入讀學院。

 這幾年,我國高等教育升學率普遍提升,退休老師陳世震說,目前直涼孩子上大學的情況也很普遍。

 “有上國立大學的,有些上私立大學,也有些上雙聯課程之后出國。”

 大學或學院畢業以后,他們多半留在城市就業,很多只剩兩老在家鄉,“所以現在直涼空巢老人多,我自己兩個兒子,四個女兒目前也都在吉隆坡。”

熱心家長助整校風

 直涼有兩間華小,直涼華小一校和直涼華小二校。早年直涼華小一校和二校,還有淡米爾小學三校共用同一校園。

 2004年,二校另遷他處,改名立德華小。

 幾乎每個直涼孩子,人生最重要的6年基礎教育生涯,都是在這兩間華小度過,不管直涼華小一校,還是過去的二校或今天的立德華小,都是所有直涼人過去或未來,共同擁有的集體回憶。

 直涼唯一的中學──直涼國民型中學,源自直涼華僑公立學校,創建于1951年,當時是跟小學合辦,同一校址。

 1957年,教育部把中小學行政分開,小學取名華僑標準型華文小學,不久又改為直涼國民型華文小學。

 中學稱為華僑中學,后來教育部改制,學校易名為直涼國民型中學,並于1963年遷至目前校址。

 這幾年,直涼中學不管在政府公共考試或課外活動方面,在百樂縣都有不俗表現。

 其實八九年前,這間中學一度淪為問題學校,校園暴力嚴重,學生態度囂張惡劣,老師教訓學生也隨時會受到學生暴力相向。

 連當地人都因為擔心校風差,不把孩子送進鎮里唯一中學,情願送到外地中學。

 王星荔是直涼華僑中學家教協會副主席,他心痛地說,許多家長在孩子小學畢業就送到外地讀中學,孩子太小就離開父母在外生活,結果非但沒有成龍,家長還失去一個孩子。

 他本身年輕時留學加拿大,畢業后回鄉協助家族打理種植業生意。

 家中也有孩子初成長的他,不想讓孩子太早到外求學,他心想:“孩子將來也要在這間學校求學,不能再讓這間中學繼續爛下去了。”

 他認為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家長本身也扮演重要角色,所以他加入學校家教協會,聯同一班熱心教育的家長,配合學校重整校園紀律與風氣。

首要任務改善環境

 今天,老校友回到直涼中學會發現,校園較以前改變不少了。

 除了增加幾棟新校舍,四處種滿了花草樹木,荒廢多年的噴水池也美化了。

 七八年前,王星荔走進這間學校時,校園可是雜草叢生,篱笆也倒了下來,他形容就像荒廢的房屋發展計劃。

 王星荔剛加入家教協會理事時,第一件做的事,就是跟一班理事們一起改善學校環境,“學生在不好的環境中會影響學習專注力和情緒。”

 所以,董家協出錢出力,親自帶工人進入校園種花種樹、修理學校設施和噴水池等。

 他透露,只是改善學校硬體設備就花了幾十萬令吉,這些錢幾乎都是來自民間和董家協。

 “開始時,我們很擔心會遭到學生破壞,花草會被拔掉,結果我們發現,只要第一步做對了,做得好,學生就會愛護環境。”

董家協會任重道遠

 在直涼中學,董家協也扮演學生、家長跟校方之間的橋樑。

 王星荔每星期都會抽時間到學校,當學生有紀律問題,校方需要招見家長時,他就會以董家協成員身份,協調學生、家長跟校方之間的問題。

 他表示,校方有許多局限,單方面跟家長協調學生問題,效果不大,而且還會引發跟家長之間的衝突,所以董家協主動成為三方媒介。

 “有些家長來到學校,聽說孩子有問題,甚至會對孩子拳打腳踢,這時老師通常很難做,由我們協調就會比較好說話。”

 他強調:“我們往往不是為了懲罰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家長,校方可以好好溝通,商討出協助孩子的方法。”

 校方和董家協通常會用一兩年時間,來協助有紀律問題的學生,“只有經過輔導、跟家長會談,用盡一切方法之后,還是無法改善孩子問題,我們才會逼于無奈開除學生。”

 他們還一度通過家訪,以便跟家長有更好的交流,共同關注孩子品行和學習問題,“不過,老師本身授課工作已經很繁重,很難抽出時間做家訪,后來我們改變了方式,儘量安排家長到學校跟校方交流。”

力求改變家長觀念

 直涼華小一校家教協會主席謝添海和陳世震老師異口同聲表示,當地家長和學校都傾向關注孩子學術分數,多于關注孩子的身心成長。

 王星荔覺得,直涼家長不是不關心孩子,只是很多家長其實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很多年輕一代家長太過溺愛孩子而疏于管教,放任孩子為所欲為。

 他認為這跟家長本身早年生活物質貧乏,今天生活大幅度好轉,因而把自己當年的匱乏補償在孩子身上有很大關系。

 “很多家長希望給孩子最好最舒服的生活,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孩子也需要學習怎樣成人。”

 前幾年,直涼學生加入青少年暴力組織的問題很嚴重,“這幾年雖有改善,不過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一旦孩子加入這些組織,就會到學校搗亂,我們也無能力協助這些孩子走出來。”



物變人情味依舊濃(完結篇)

27/11/2011

報導:涂素燕
攝影:劉金富

《十分專題》部落格:

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這幾年,直涼不管屋價、物價、經濟和生活形態,都有了很大改變。

不過,會變的始終會變,不變的還是不變。

比如小鎮生活像72家房客,好事壞事很快從街頭傳到街尾。

另一方面也保留濃厚人情味,白事喜事人人都會出動,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精神猶存。

這幾年遊子回到直涼,抱怨最多的就是直涼物價越來越高,阿敳大吐苦心:“一碗豬肉粉5令吉,我在吉隆坡還可吃到4令吉50仙,賺吉隆坡的錢都在直涼消費不起。”

 本報攝影記者碎碎念:“一般牌子的罐裝啤酒,竟然要7令吉,超貴。”

 “在直涼打工,月入兩三千令吉,要在這里買房子,根本很難供得起。”娶直涼妻子的許順興邊搖頭說道。

 謝添海本身是屋業發展商,他坦言:“直涼屋價炒得太高,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基層的人買不起房子。”他擔心只會窮者越窮。

 直涼變了很多,尤其是甚少回鄉的遊子都會有這樣的感慨。

 但是,直涼也有很多不變的地方。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藏不住秘密。

 城市人的關系畢竟比較疏離,很多人連隔壁鄰居姓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有秘密,也是在小圈子里傳。

 在直涼,主婦平日會串門子、男人們喜歡在茶餐室高淡闊論,誰家娶媳婦、有誰偷情、誰家老伴撒手歸天再娶、有誰賭博輸大錢欠錢落跑,不稍片刻就傳遍半個直涼。

 不過這樣的小鎮,人情味通常也濃厚,左鄰右里來往密切。

 孩子大部分在外地工作生活,小鎮剩下許多空巢老人,更是遠親不如近鄰,老人家病痛不舒服、有何突發事件,都是鄰居比兒女可靠。

 一旦有喜慶喪事,當地人也會傾巢而出,退休老師陳世震說:“特別是白事時,多數人都會出動送殯。”

 直涼人做公益不落人后,不管是捐助學校、學校課外活動團體或社團組織。

 喪府更是多數會節約報效學校、各社團組織。學校和社團,都是靠這些節約金或報效經費才能夠辦活動。

 “現在經濟好,很多老人家也會留些遺產給孩子,喪家多數會給比較多節約金,這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人人都會給。”陳老師表示。

娶外籍新娘成趨勢

 這幾年,直涼娶印尼、越南新娘的人不少。

 他們多數是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青年,在本地一直沒有合適對象,通過仲介迎娶外籍配偶。

 一些外籍新娘,則是因為姐妹朋友或鄰居先嫁了過來,自己也跟著到本地尋找良緣。

 直涼州議員梁金福看到的是,迎娶印尼華裔配偶的,一般上婚姻比較穩定,離婚率低,而娶越南或泰國配偶的,則發生過配偶出走現象。

 小太陽幼兒園里許多小朋友的母親都是外籍新娘,根據該幼兒園負責人顏秀鳳老師觀察,這些小朋友的母親通常能夠說華語,跟孩子以及本地人的溝通都沒有問題。

 梁金福感嘆,倒是本地年輕人離婚率有上升趨勢,“現代人不重視倫理觀念,無法為了孩子堅守家庭。”

 “尤其是早婚的年輕人,離婚率更高。”他補充。

 許多年輕人為了孩子撫養權、離婚談不妥條件而找上他做協調人,“有些甚至打架,雙方家庭反臉,結婚離婚都是一張紙,不過受苦受害的卻是孩子。”

 直涼中學家教協會副主席王星荔也發現,學校有紀律問題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單親家庭。

 “多數父母離婚以后,孩子跟了母親或父親,他們為了生計到新加坡或國內其他城市工作,把孩子留給阿公阿嬤照顧。”

 隔代教養家庭,通常很寵孩子,孩子被寵得無法無天,“造就很多問題。”

 除了單親家庭,年輕夫婦在外找生計,把孩子交托給家鄉父母照顧的情形也非常多,一些孩子同樣面對隔代教養問題。

 爺爺奶奶無法在課業上指導孫子孫女,生活上也可能因為代溝,無法很好溝通。

物質享受不輸城市

 十多年前膠價油棕價格不穩定,直涼家庭大多數經濟條件一般,有些農地少或者完全沒有農地的家庭,靠打工或幫人割膠,甚至沒有能力讓孩子升學。

 教育工作者章國順十多年前到直涼執教,“當時直涼還有許多貧窮家庭,雖然很多是小園主,可是畢竟不可能變賣農地換米吃。”

 他說,現在大部分直涼人的經濟都有所改善,甚少有沒錢買衣給孩子或讓孩子補習的家庭。

 “很多學生都有過剩零用錢,可以出外喝茶、打電玩、騎摩哆到處遊蕩,反而無法專注在課業或中學生應有的活動如打球、課外活動上。”

 資訊發達、運輸配送便利,讓世界變小了,城市跟小鎮生活差距也縮短,直涼孩子在物質方面的享受,一點都不輸城市孩子。

 城市孩子該有的他們都有,名牌球鞋、科技產品、電玩等都不缺,他形容現在直涼學生換手機的速度快過換衣,“手機永遠比老師先進新穎。”

少子化讓孩子受寵

 在城市里,少子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趨勢其實也蔓延到小鎮。

 小鎮年輕人口本來就外流,而留在小鎮的年輕人也傾向少生養。“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只生兩個、三個,小孩都比較嬌生慣養。”梁金福說。

 以前很多直涼孩子,念下午班,早上會先到膠園幫父母收膠丸,下午才上課。念早上班的孩子,也會在週六日或假期,到膠園油棕園幫忙施肥挑水噴灑農藥等。

 “這個畫面已經走進歷史。”陳世震老師幽幽說道。

 過去小鎮學生都是走路騎腳踏車上學,一些住離學校遠的,就父母騎摩哆載送。

 現在大部分是父母駕車載送,也有爺爺奶奶騎摩哆載送的,但走路騎腳踏車的很少。

 梁金福指出,“直涼治安還算受到控制,不過近年車流量多了,所以家長比較不放心讓孩子自己出入。”

直涼小孩今非昔比

 以前小鎮住家大門永遠大開,小孩放學回家脫下校服,就到左鄰右舍呼朋喚友,在新村大街小巷、在臨近膠園打彈珠、玩橡膠籽、漫無目的追逐。

 一直到午后傍晚父母忙完一天工作,扯開嗓子高喊不知跑到哪里去的孩子回來沖涼吃飯。

 現在許多直涼小孩放學后,多數上補習班,回到家就對著電腦電視電玩,生活跟很多城市小孩無異。

 補習中心越來越多,有專補英文的、假期培訓班、右腦開發等,大多數孩子放學后都會上補習班,有些孩子幼兒園起就補習。

 儘管如此,章國順老師認為,跟城市比較起來,小鎮孩子還是有較多自由度,主要地方小,不像城市小孩不管去哪都要父母當司機。

 許多孩子升上中學以后,就會開始往外跑,一些未足齡沒有摩哆執照的孩子,已經騎著摩哆到處走。

 當地網座也如雨后春筍,許多中學生喜歡泡網座打電玩,平時喝茶聚會也喜歡到有冷氣的小店。

 跟城市比起來,小鎮孩子向來予人純樸感覺,他感嘆,今天的直涼小孩,已經無法用純樸兩字形容。


1 則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