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A等夢魘


A等成績 真的這麼重要?(上篇)

20/10/2011

報導:潘有文 
攝影:趙威德、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強逼孩子考試成績必須A等,可被視為虐待兒童?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李亮喜教授指出,雖然父母可向孩子施加適當壓力,但強硬要孩子的課業成績考A等,肯定是一種虐待!

 為人父母者應將兒童視為獨立個體,隨時聆聽和瞭解他們的心聲。

六歲的恩恩(化名)周一至周五早上八時到幼兒園上課,就開始一整天忙碌的生活。

 下課后,她留在安親班內,之后又有補習(幼兒園就需要補習,令人好奇是在補習什么),直至晚上六時,才由父母接回家。

 周末不是恩恩的休息時間,而是繼續“充實”自己的時間,除了去學習羽毛球,還要上其他額外的課程。

 最近兩個月,恩恩悶悶不樂,每天早上哭鬧不要上課和不要補習,母親無計可施,向青少年、兒童注冊心理諮詢輔導師鄭明輝求助,找尋對策。

 鄭明輝發現,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父母給了孩子太多東西,因此,他向恩恩的母親提問:以后想讓孩子如何?是注重學術還是要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父母可以選擇改變

 他說:“許多時候是教育制度和父母給的壓力,局限了孩子的創造力。”

 恩恩的母親尚願意求助輔導員,其父親則認為一切正常,因為這是為進入華小做準備。

 “我們也不能怪父母,因是大環境和社會趨勢所致,而且雙薪家庭也有壓力,小孩在家也是無所事事。只是,送孩子去安親班,也要平衡孩子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有所發揮。”鄭明輝說。

 父母不一定要隨著社會大趨勢走,可以選擇改變,清楚知道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

 “一個小學生放學后,應有一兩個小時休息時間。這段時間不一定是睡覺,而是看看課外書、下下棋,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放鬆心情。”他強調,這段時間並不鼓勵讓孩子看電視。

 幼兒園的功課壓力和補習,已使一個六歲小孩產生抗拒,小學至中學的功課壓力更大,如果一再強求孩子學業成績拿A,而不是依照孩子的能力和興趣學習,教育就可能成了抹殺孩子天分的劊子手。

 鄭明輝指出,每次遇見孩子需要輔導的個案,他更有興趣與父母交談,從父母下手更加事半功倍。

“孩子在許多方面都受父母控制,因其能力範圍有限,很多東西必須學習,並且做不願意做的東西。”他相信教育父母選擇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最重要。

 強迫孩童或成人做不喜做或能力有所不及的事,都是有違人權。成年人能夠反抗,兒童卻只能任人擺佈,或者藉著哭鬧抗議。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把18歲以下人士定義為兒童(除非締約國的法律另有訂明),他們擁有名字和身分的權利,同時也有隱私權、公平、表達自己等權利。

 換句話說,兒童與成人擁有相等的權利,不能由于年紀尚幼就否定他們的權利。

教育需要和諧進行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副主席李亮喜教授指出,《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簡稱CRC)第28條的教育和第29條的教育目的,皆強調教育需要和諧進行,以便能發展孩子個人能力,獲得生活技能,才可以面對任何挑戰。

 “但是,許多人還是忽略了和諧發展,從韓國、日本,到各地的華人社會,都發生這樣的情況(要孩子考A等成績),壓力使孩子的態度出現問題,這是因為壓力過大的原因。”

 對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有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需要考獲A等成績的壓力下成長,還是依能力和興趣,當個快樂學習的學生,全在父母的一念之間!

追求理解能力非成績

卓志謀是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支持者,對于現有的教育體制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孩子通過考試而標簽為A級、B級或C級的方式,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壓力,理應強調孩子的理解能力完整與否,而非以成績鑑定。

 “讓孩子知道他有完整的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那就完美了。若不完整,就去提升,這樣孩子就不會有壓力,父母親也不會有壓力。”他說。

 就如有人在工作中懂得處理許多事情,不代表一定出色,反之則不一定表示能力不足,關鍵在于理解工作性質與否。

 不能獲得A級成績的學生,不代表他不明白學習的內容,最重要的,是能夠完整的理解課業,這便夠了。

現有教育扼殺創造力

 教育能培育人才,但就鄭明輝觀察所得,現有家庭和學校教育塑造出來的,是不能從容面對工作的一群。

 “現在大學畢業生,依賴性很重,需要老闆指示和告訴他怎么做,其次是對挫折恐懼,害怕失敗。而且,不少人是先辭職再找工作,因有父母支持,討厭或做不來,先辭職再說。”

 他指出,由于父母從小事事照顧周全,造成這些年輕人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生問題時選擇逃避。

 “他們看重福利,多過看重如何做出貢獻,也缺乏創造力,這些皆是現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制度帶來的結果。”鄭明輝這么表示。

重成績忽略人性塑造

 教育素質不止在于成績表現,而是在于教育內容是否兼顧成績與品格。

 詢及亞洲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機會,李亮喜教授給了值得玩味的答案,她說:“是和不是。(Yes and No)”

 她坦言,亞洲人重視教育,而且這是認可個人能力的方式,每個人可以通過教育所學在社會立足。

 然而,也因為過于強調教育,失去教育的方向,演變成只重成績而忽略其他人性塑造的層面。

好成績不如好的培育

工作有KPI(關鍵績效指數),學校也有自己的KPI,結果學生成績好壞左右學校整體表現,校方豈能不以成績決定一切呢?

 卓志謀認為,當校方有KPI的壓力,目標自然鎖定在學生身上,就應該想方設法協助學生明白如何學習,而不應該把A等成績和好學生劃上等號。

 “學校有空間給學生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給孩子信心,以后他們不管是繼續唸大學或工作,都有一定的生存技能(Survival skills),這才是重要的事。”

與其沒完沒了追求KPI,不如找出教育問題的核心,即回到父母對孩子擁有怎樣的期望和要求。

 卓志謀認為建立良好品格和發掘孩子潛力最為關鍵,他相信只要能掌握這兩大原則,孩子長大后定能在社會上立足。

 “生存技能不一定來自好的成績,而是來自好的培育。”他認為懂得培育孩子最為重要。

關于《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在1990年9月2日生效,保障兒童在公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中的權利,並涵蓋所有人權範籌。

 此公約共有192個締約國,得到大部分聯合國成員承認或有條件承認,當中只有美國和索馬裡沒有加入。

 公約定義的兒童的年齡是18歲以下人士,除非締約國的法律另有訂明。公約保障了兒童的生存和全面發展,使其免受剝削、虐待或其他不良影響,同時確保兒童有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交生活。



合理期望 加強不足發掘潛能(下篇)


報導:潘有文
攝影:趙威德、受訪者提供

《十分專題》部落格:

http://series888.blogspot.com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待孩子課業成績優異,全科AA有聲,這個期望合理嗎?

 與其說是為了子女的將來,不如說是不少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無視孩子的能力和興趣,以學業成績出色與否作為成功的注腳,最后不止孩子辛苦,連父母本身也背著過度期待的沉重包袱。

 為何不在孩子的品格和潛能上下工夫,不止有利自己和孩子,也能為社會培養心態正面的人!

有一句諺語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它形容只要下定決心,努力不懈,總有一天會成功。

 這句話可以用來鼓勵他人孜孜不倦做學問,如果那是一根鐵杵,假以時日,必然有所成績,成針在望。然而,若他只是一根木棍,如何能磨成針呢?

 父母對于孩子需要有合理期望,如果明知他是一根木棍,卻硬當成鐵杵來磨,不止是苦了孩子,最終將大失所望。

 鐵杵和木棍各有用途,瞭解兩者之間的分別和善加利用,才能創造最大的效能。

每個孩子資質不同

 “父母要有合理的期望,孩子在某科目較弱,強迫也沒用。”青少年、兒童注冊心理諮詢輔導師鄭明輝認為,父母一意孤行向孩子施壓,等同給自己壓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資質不同,不能以一種方式來教。但是現在的教育制度把孩子“一視同仁”。

 他說,我們的教育制度適合15至20%聰明的學生,但大約有60、70%的學生屬于中等成績,另有10到20%則非常弱。“我們教育制度只用一個方法教育全部人,這是不行的。”

 在歐洲國家,如芬蘭和瑞典,依照孩子的優弱點來教育,不一定是根據年齡層,而是根據科目強弱針對性教導。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不能奢望每個孩子在所有科目都有標青成績,忽視孩子真正的優點。

設計合理時間表

 卓志謀讓孩子進行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他認為孩子的表現未必能以成績作準,而是需要培育和發掘個人潛能。

 在教育的過程中,他相信培養品格(Character)最關鍵,不論在學校或在家教育都是如此,才是教育要達到的目的。

 “六年小學教育,五年中學教育,到頭來,最重要是對一個人品格塑造,各科目如歷史、地理、數學和語言等,有一定的基礎已足夠,最重要還的是要有生存技能。”

 他坦言,讓孩子在家學習,心理上有過掙扎。然而,不管是接受怎樣的教育,孩子未來的出路不外是替人打工或自己當老闆,到時能否發揮潛能與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強調考多少個A,不能代表什么,這的確是學校忽略的事。”他說。

 雖然教育不應以A來鑑定一切,但不代表就可以忽視較弱的學科,透過瞭解孩子的優缺點,給予適當的調整才會有利孩子學習。

 鄭明輝建議家長可以設計合理的時間表,幫助孩子提升較弱的科目,至于孩子較為擅長的科目,也可以繼續加強。

 不強逼孩子考到A,並不等于放棄教育,反而更要花時間和心思去發掘孩子的潛能,以及加強不足之處。

 在這個到處充滿競爭的社會,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憂慮並不為過,但如果是擔心孩子學業成績不比他人強,或者賺錢不比別人多而有失面子,這是對孩子不合理的期望,對孩子和家長,甚至整個社會都沒有好處。

了解掌握更勝成績

 在學校唸書的孩子,成績得到越多A越受認同,體制外的在家教育,是否因為不追求A而失去了追求卓越呢?

 卓志謀表示,在家教育並沒有要求孩子放棄追求卓越,只是更看重培育孩子的潛能,例如孩子的強項是語言和理解,就提升這項才能(Talent),而且他會發掘和培養孩子的信心和技巧,讓他們不止活出自己,也能獲得個人成就感和貢獻社會。

 “求勝的渴望一定要有(winning desire must be there),因為這是一個生存技巧。如果他擁有求勝的渴望和正確的品格,就可以取得成就。”

 例如,卓志謀見兒子卓正涌對手工有興趣,就鼓勵他儘量發揮自己的創意;見女兒卓正菱對音樂有興趣,就花更多時間栽培她這方面的才能。

 即是說,他注重的不止是孩子學業,而是強調對某個項目的瞭解和掌握能力,成績不是指標,明白才最重要。

聆聽孩子的心聲

 每個孩子都會面對壓力,如考試,學習、做功課和懼怕某個老師的壓力,父母需要瞭解孩子的焦慮反應。

  鄭明輝表示,父母可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身體語言,發現孩子的焦慮,例如他們會不自覺說出不喜歡某個老師或說明天不想去上課等。

 “他們會不經意在玩樂時或在車上透露這些情況,父母可趁這個機會瞭解和教育他們,孩子會感覺到父母的關心。”

 聆聽孩子的想法和心聲,讓他們把父母當成靠山和感到安全,有利孩子的成長。

 課業成績和工作皆是人生的某個部分,但許多人把這些看成是生活的全部,因此而忽略心靈上的溝通。

 其實,父母可以多方面關心孩子,包括情感和情緒,“現在父母只是幫助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成長,例如給孩子補習,但在感覺情緒方面的協助卻相當少。”

 父母疼惜孩子就不要把他們當成考試成績拿A的機器人,現代父母更需關心和聆聽孩子在學校面對的問題,以及成長期間的壓力。

從測驗塑造品格

 學校考試只考一次即決定分數,失敗重考已不算成功。在家教育也測試孩子的學習成果,但並非一次測驗就決定成敗,同時可以從中同時塑造孩子的品格。

 卓志謀的妻子羅紫瑩也是一位老師,由他負責兩名子女的在家教育的測驗部分。

 她說:“掌握學習者的長處與短處后,就需要加強複習。例如,我的女兒8歲,但已可以做9歲,即三年級的課程。但其語文較弱,就慢慢的教讓她明白,無須強行施壓,也讓他們繼續有興趣學習各科目,不用逼他們去考A。”

 在家學習也可進行測試,同一個科目可測驗數次到合格才過關。

 她的孩子卓正涌坦言,雖然也有一次測驗就過關的科目,但為數不多,一般要測驗兩次至三次,但他認為可以因此更瞭解答案。

 羅紫瑩指出,每次重復測試都可看到孩子的成長,然后就會鼓勵他們進入下一個階段為其他問題尋找答案。

 “若是當天孩子的心情不佳或達不到目標,我就要他做一些其他的東西,待當天下午或改天繼續測驗,這么做能直接觀察孩子吸收知識與否。”

 更重要的是:如果發現孩子作答時未經思考,隨意圈取答案,這即是品格問題,她會趁此修正孩子的品格,要求他以正確的心態作答。

快樂學習不施壓

 羅紫瑩曾送兩名孩子到幼兒園就讀,讓他們進入在家教育系統之前,先體驗傳統教育方式。

 然而,幼兒園的學習方式使她和孩子都充滿壓力,5歲學習的東西已不少,六歲就學七歲(一年級)的東西,原本她以為有能力和時間教小孩,未料卻因避免孩子跟不上課程變得很有壓力。

 “在幼兒園裡應該是learning to play,但卻變成每次要記10個生字,這樣的壓力給五六歲的孩子太過了。例如,學習‘Teacher’這樣大(長,Teacher有7個字母)的字,不 止是要學習發音,還要記字。應該是四五個字母慢慢學,不能這樣。”她相信,即使孩子有潛力,但一下子記太多生字,這並非必要的事。

 最后,孩子會變得很怕去學校,無法真正快樂學習,對她來說,依照孩子自己願意去看和學習最為重要,應是快樂學習而不是施壓學習(Happy to learn rather than push to learn)。

親子一起學的事

 卓志謀非常看重孩子的學習,同時也常提醒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例如,最近他翻閱一本談論從優秀到卓越的書,他就趁空閒時與孩子一起討論和分享。

 他認為,為人父母者要培育孩子,就需要具備書中所提到的條件,即:

●要有積極和偉大的想法

●看好書,影響小孩也去看

●找到自己學習的榜樣,也引導孩子這么做

●敢于夢想,尤其向孩子提出對家庭、宗教的想法。

●為家庭付出更多

●儘情享受精彩時光

●讓小孩做一些決定

●培養良好的嗜好,讓小孩知道父母言行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