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良知消費可改變世界貧困

文:劉林李 圖:本報資料中心、互聯網

這是一個方便的年代,只要有錢,走到附近商場,不管吃的用的穿的,都唾手可得。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商場架上的食物衣物用品等,背后的生產和交易實情?

許多經銷企業其實一直在剝削農民和勞工,榨取他們的血淚,忽視商品背后不平等交易的你我,都是「共犯」。

《巧克力禍心》作者卡蘿歐夫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非洲巧克力原料產區,揭發巧克力背后的悲情故事。
環境問題日益嚴峻,我們開始強調綠色消費,很多商家已經公開商品從產地到上架的碳足跡。

一樣商品從產地到上架,留下的何止碳足跡,當中可a能還有農民或勞工的“血跡”、“淚跡”。

耕種和勞作流汗辛苦,這點大家都知道,“血跡”又怎么說?

關于“血鑽”的故事,你可能聽得多,但是你知不知道,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咖啡豆子里,可能包藏著農人的血和淚。

不只是連鎖咖啡店或咖啡屋一杯十多令吉的咖啡,就連一包幾十仙的方便裝咖啡,可能也不例外。

我們端著的一杯咖啡,從產地的生豆來到我們手中,必須經過150次轉手買賣。這個過程當中,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剝削著咖啡農民。

最后,1公斤售價百多令吉的咖啡,咖啡農民只能拿到約0.5%利潤,就是約幾十仙。

巧克力的甜美滋味,能夠帶給我們幸福感覺,不過每一口巧克力背后,也許都有一個黑暗故事。

《巧克力禍心》(Bitter Chocolate)作者卡蘿歐夫,冒著生命危險,深入非洲巧克力原料產區,發現這里工作的全都是“奴隸”。

成百上千瘦弱的男孩被逼當童工,每天摘取可可果、掏挖可可豆,很多孩子每天都過勞工作、營養不良,一旦病重,就會被扔到外面農地等死。

作為消費者,如果你我不在乎這一切,將有更多非洲孩子死在可可園里。

剝削是饑荒原因之一

一公斤售價百多令吉的咖啡,咖啡農民只能拿到約0.5%利潤,就是約幾十仙。
《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作者安娜拉佩說:“每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你花錢的方式,可以決定農民和他們家人的命運。

成立于1942年的英國國際及救援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最初目標是解決貧窮國家的饑荒問題。

在探討饑荒問題的當兒,樂施會發現不平等貿易、剝削貧困農民和勞工,是造成飢荒的原因之一,因而發起公平貿易(Fair Trade)運動。

公平貿易提倡通過規範及監察,減少產品在交易過程中,對生產者,如農民和工人的剝削,希望通過合理價格交易,讓農民和工人自給自足,繼而發展社區和脫貧。

另一方面,也鼓勵消費者拒買不公平貿易的商品,從而向有關生產商施壓。

最早貼上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是咖啡、巧克力和茶。近年公平貿易商品擴大到香蕉、棉花、果汁、糖、蜂蜜等130種商品。

然而,咖啡和巧克力,始終是最受矚目的公平貿易商品。

這全拜媒體、電影和書籍,如探討“不公平咖啡”的《黑金》(Black Gold),及揭露巧克力背后悲情故事的《巧克力禍心》的宣揚效果。

廣告控訴咖啡殖民主義

許多非洲小孩被逼當童工,摘可可果、掏挖可可豆,一旦生病就被扔到農地等死。
2002年,國際發展及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提出一份報告“Poverty in your coffee cup”(咖啡中的貧窮),痛批咖啡經銷企業為賺取高額利潤,剝削窮國咖啡小農,使千萬計家庭陷入赤貧,無數孩子因而失學。

2006年11月2日,樂施會在《西雅圖時報》、《紐約時報》西岸版刊登了一則全版廣告。

廣告里有兩張圖,一張是背對鏡頭、西裝筆挺、腿抬到窗邊的白人上班族,圖說是:“星巴克有的是整隊律師、保證沒人能竊用該公司商品名稱。”

另一張圖是一位上了年紀的非裔老人,對著鏡頭,圖說是:“埃索俄比亞咖啡農民有的是你們。”

廣告讓星巴克捲入一場剝削埃索俄比亞咖啡農的爭議,媒體開始指控星巴克為“咖啡殖民主義”。

全球掀起一陣“反星巴克”浪潮,咖啡豆背后的血淚史再次受到關注。

近年星巴克在輿輪壓力下,開始採購平等貿易咖啡豆,在部分國家門市餐牌上,加上公平貿易咖啡這一選擇。

2009年9月起,星巴克在英國和愛爾蘭門市的現煮意式咖啡飲料,全轉為使用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豆。

到去年為止,星巴克採購的公平貿易咖啡豆佔總採購6%,該集團號稱本身是全球最大公平貿易咖啡豆買家。

供給越多價格越低

我們花錢的方式,將決定非洲等貧困國家農民和他們一家人的命運。
這世界真是有太多愛喝咖啡的人了,咖啡豆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商品之一,而且全球對咖啡豆的需求每年仍在增長。

喝咖啡的人越多,咖啡連鎖店、經鎖商賺翻了,可是種咖啡的人卻越來越窮。

別以為咖啡連鎖店的咖啡越賣越貴,咖啡農民就能從中受益。

隨著咖啡豆需求量提高,非洲、南美洲以及東南亞的咖啡豆生產國,如印尼、越南,開始大量種植咖啡,咖啡產量大幅增加,導致價格不斷下滑。

這些非洲、南美洲的咖啡農,本來已經三餐不繼,這下就更慘,為了維持生計,他們又開辟更多農地。很多孩子失學變成農地童工,有的小孩被拐騙到偏遠地方種植咖啡,生病了就任其自生自滅。

儘管如此,這些咖啡農還是陷入供需市場的惡性循環,供給越多,價格越低,根本不可能掙脫貧困枷鎖。

溢價讓農民受惠嗎?

公平貿易組織提倡良知消費,但也有另一種聲音質疑,支持公平貿易組織認證產品,就能解決農民的困境嗎?

商品只要貼上公平貿易組織認證標籤,地位、價格就會提高許多,我們多付一點錢,希望回饋農民,公平貿易溢價真的會全數流入農民手嗎?

一些公平貿易組織,會把部分溢價用作行政費用開支,及用來驗證和核實合作的農民、合作社和企業的身分及產品。

也有許多跨國連鎖企業,表面聲稱支持公平貿易,其實是以此妝點門面,提高自身品牌的形象。

更可惡的是,他們把這些公平貿易收購的商品,以更高的價錢出售,由消費者買單幫他們做這分人情。

*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簡稱FLO)


創立1997,是目前最大及廣泛受到國際承認的公平貿易標籤發行團體。

2004年1月從FLO分離出來的組織之一,是全球最大公平貿易稽查與認證單位。

目前接受該組織稽查與認證的生產組織大約有600個,這些生產者分別分佈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50多個國家。

認證涵蓋的產品包括香蕉、蜂蜜、橘子、可可、棉花、干果、新鮮水果、蔬菜、果汁、堅果、油籽、藜麥、稻米、香料、糖、茶葉和葡萄酒等。

*國際公平貿易協會(International Fair Trade Association,簡稱IFAT)


創立于1989年,是一個由公平貿易生產公司及協會、外銷公司、進口者、零售商、國家及地區性公平貿易陣線和支持公平貿易團體所組成的全球協會。

FLO系統是認證產品,IFAT的公平貿易組織標籤(FTO Mark)是用于識別公平貿易組織。

*歐洲世界商店連線(Network of European Worldshops,簡稱NEWS)


創立于1994年,由15個世界商店協會所組成的傘形連線,遍佈于全歐洲十三個不同的國家。

*歐洲公平貿易協會(European Fair Trade Association,簡稱EFTA)


創立于1990年,歐洲地區公平貿易組織的連線,從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近400個經濟上弱勢生產團體進口貨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