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與分類

社會 (113) 生活 (69) 程為 (68) 風潮 (67) 劉林李 (63) 潘有文 (62) 醒覺 (61) 健康 (54) 關懷 (54) 環境 (53) 教育 (44) 楊揚 (43) 楊潔思 (42) 涂素燕 (39) 許雅玲 (39) 食物 (35) 劉拓 (34) 疾病 (28) 經濟 (27) 醫藥 (24) 商業 (22) 家庭 (21) 搜奇 (21) 消費 (21) 文化 (20) 胡小平 (17) 育兒 (16) 興趣 (16) 娛樂 (12) 政治 (12) 女性 (11) 宗教 (11) 巫月圓 (11) 張家揚 (11) 歷史 (11) 法律 (11) 資訊工藝 (11) 馬來西亞 (10) 體育 (10) 交通 (8) 企業 (7) 旅遊 (7) 災難 (7) 科學 (7) 選舉 (7) 建築 (6) 歐芙伶 (6) 科技 (6) 何潤霞 (5) 玄學 (5) 投資 (4) 梵霖 (4) 楊芋 (3) 親子 (3) 婚姻 (2) 性教育 (2) 普住 (2) 節日 (2) 能源 (2) 身心靈 (2) 軍事 (2) 青少年 (2) 黃馨悟 (2) 中國 (1) 互聯網 (1) 亞蘿夏 (1) 動物 (1) 周家揚 (1) 器官捐獻 (1) 林艾萱 (1) 殷淑欣 (1) 水源 (1) 江子 (1) 王永明 (1) 石原 (1) 覃小萍 (1) 運動 (1) 陸易蓉 (1) 電器 (1) 黃利傑 (1)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下一站重生

15-03-2010
文:巫月圓
攝影:楊智聰

由餐廳重返社會

吸毒、坐牢、戒毒、重墮毒海,應該是癮君子的人生四部曲吧?

“一日吸毒,終身戒毒,沒有畢業這回事”,這是過來人的真心話。
吸毒,很容易;戒毒,也不難;但戒掉“心癮”,卻是難乎其難。許多癮君子一再沉淪 吸毒四部曲,就因為戒不掉“心癮”,他們的心理病大于生理需求。

協助戒毒者重返社會這個口號喊了多年,長期與社會脫節的他們,到底要如何突 破那一道重返社會的隱形鴻溝?

以本地食物為賣點的“聚一 聚”,價錢實惠、用料紮實、味道清淡,有如媽媽煮的家常便飯。
當一個長期乖離正常生活軌道的吸毒 者,成功戒毒后,最渴望的是什么?

他們曾經誤入歧路,在人生路上摔了許多跤,跌跌撞撞爬起身后,做正常人、過正常人的生活,重獲社會、家人 的接納,該是他們最真實不過的心願。

惟,當他們欲重返社會時,才發現當中隔著一道肉眼看不見的鴻溝;欲跨越鴻溝,需要莫大的勇氣、經歷重重 的考驗,意志力稍為動搖者,很快就會打回原形,重新墮入吸毒的惡性循環之中。

自卑、被人看不起、擔心無法被接受、對未來感到茫然、社會對吸 毒者的歧視、不信任、恐懼眼光和戒心,導致戒毒者(以下稱為過來人)無法掙脫過去,展開新生活。

失去信心的他們,需要一個安置處、中途站, 在這裡,他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重新認識這個社會、接觸“人”,並在過程中,恢復信心、重拾尊嚴。

曾是過來人,也是“牧者戒毒中心”創辦人之 一,李福傳深深體會到吸毒者陷入毒渦、身不由己的痛苦,以及戒毒后的恐懼,他一直想為戒毒者做些事,好消弭他們內心強大的恐懼感,以行動扶助他們,不讓他 們再度跌倒。

“社會恐懼接觸戒毒者,對他們有戒心。其實過來人也活在恐懼中,他們害怕社會無法接受他們、遺棄他們,人們的歧視眼光也令他們 抬不起頭來。”

加上大多過來人的教育程度不高,更令他們的腳步畏縮、遲疑,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走回頭路,最終又掉回毒海。

他說,戒毒中心兩年的改造課程並不夠,因戒毒者未來面對的考驗是巨大的。

他認為,乏人監督、遇上挫折時無人開解,是過來人重投社會的最 大挑戰。多年的經驗,令他明白到成功戒毒的過來人,最需要的是一個安置中心,讓他們重新接觸社會,並重建信心。

包辦餐廳大部分工作

“聚一聚”茶餐廳,為過來人 而開的餐廳,作為他們重返社會的橋樑。
乍看之下,八打靈“聚一聚茶餐廳”(Restoran Relax Station)沒啥特別,和時下流行的茶餐廳沒兩樣──中餐、冷熱飲料俱備。最大的驚喜是價錢特別實惠,一碗飯、一整只藥材當歸雞腿,不過6令吉90 仙,絕不偷工減料,像是媽媽煮的家常便飯,勝在清淡、實在。

有別于其他的茶餐廳,“聚一聚”的成立旨在安置過來人,讓他們有份工作,作為重 返社會的踏腳石,讓失衡的人生重新找到平衡點。

李福傳和蘇瑞媚(“牧者戒毒中心”另一位創辦人)為餐廳東主,兩人對戒毒者的需求有一定的共 識,才會決定在2007年開設餐廳,收容從戒毒中心畢業的過來人,提供他們容身之處是其次,大前提是把這些沒有勇氣面對人、被社會遺棄的戒毒者,推到最前 線,讓他們重新學習接觸社會。

“在服務過程中,他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不管是遇到客人刁難,還是講英文的客人,他們都被迫學習面對。”無 形中,這培養出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

不少人因此重獲家人信任,李福傳說,“一些人把薪水寄回家,讓家人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改善關係。”由于 不堪回首的過去,大多過來人的家人和他們的關係早已崩壞,需要時間修補。

目前,在餐館工作的過來人有五至六位,都是已經畢業,在中心待了三 四年,經過他們觀察后,認定是有決心改過自新的過來人。

他們一手包辦店內的雜工;店面的點菜、捧餐、收拾桌子、收錢等工作;廚房中的砧板、 餐飲的準備工作也交由他們做;最重要的調味,則是李福傳和蘇瑞媚這兩位“大廚”負責。

與社會連接的橋樑

真材實料的當歸藥材雞腿,再 加上一碗白飯,令人吃了大感滿足。
“我曾經一無所有,所以最明白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的感受。”曾是過 來人的李福傳,深深了解到吸毒者的無奈、無助,想戒又戒不到的絕望。

曾經睡過墳場、搶劫、在垃圾桶翻找別人吃剩的食物裹腹、在公共廁所刷牙 沖涼、住在荒廢的屋子裡頭……因為吸毒而失去一切的他,體驗過“一無所有”,他對過來人的需要感同身受,明白問題的癥結。

曾經一度,他有 家,但不敢回,因為他的腳還未踏進家門,掃把就迎面飛來,家人對他失望透頂,不願再看到他。

如今,只要他一兩個星期沒有回家吃飯,母親就會 打電話來追問,遭遇前后判若兩人。

“我能有今天,靠的是別人的幫助,為何我不能把這分幫助回饋給其他人呢?”抱著這分信念,他先是創辦“牧 者戒毒中心”,后來覺得只是戒毒中心不足以協助過來人重返社會,于是3年前又開設“聚一聚茶餐廳”,旨在建立一道橋樑,把過來人和社會連接起來。

他 說,有份安定的工,對過來人來說意義重大,“他們的心會定下來,不再感到前途茫茫,也少了那分不懂如何面對社會的憂慮。”

餐廳能維持才能助人

福州名菜紅糟肉
李 福傳相信,吸毒者也有改過自新的機會,開設餐廳的目的不僅是提供過來人一份工作,讓他們得以維持生活,他最渴望的是,這些過來人藉著經營餐廳的經驗,以后 可以自立門戶。

他最完美的夢想是,一個人能夠打理一家店,就不枉他的一番苦心。

“他們反正都要生活,一些人還想創業,我覺得 這條路最好。”他說,這是最初的理想,他希望過來人能夠真正站起來,靠自己的雙手,過回正常生活,“他們最終能夠回饋社會,不只是破壞而已。”

但 夢想和現實畢竟有距離,可能是地點關係,餐廳生意不算好,只是勉強能夠維持下去。

為了讓餐廳繼續營運,他不斷開發新菜單,還加入福州家鄉 菜、紅糟雞酒麵線和紅糟肉,希望生意能夠好一些,或至少不虧本,“只要餐廳能夠維持下去,就能協助更多過來人。”

他可是費了一番苦心,才想 到以餐廳來安置這些過來人,“以前我是承接一些建築、裝修之類的小工程,帶著過來人一塊去開工。隨著吸毒者年輕化,沒有勞動經驗,才想到開餐廳或是更好的 出路。”

事實證明,這也是最適宜持續改造、監督過來人的方法。他說,有了餐廳后,那些成功戒毒后又再度跌倒的個案少了,他很滿意這些過來人 的工作表現,“他們能夠放下一切,以謙卑的態度重新開始。”

給過來人一個機會

左一為招牌冷飲黑白凍,豆粉 加涼粉加椰糖,豆香誘人,另外三杯是不同口味的優格冷飲。
本身不是吸毒者,和毒品扯不上八竿子的關 係,蘇瑞媚卻是戒毒中心的義工,十多年來,他出錢出力,全情協助吸毒者脫離毒海。

社會中的弱勢族群不少,為何他偏偏選中戒毒中心?“我曾經 探訪孤兒院、老人院,發現這些弱勢團體容易引起社會憐憫、關懷,但戒毒所則不然,它們不容易得到社會資源。”

社會普遍認為吸毒者咎由自取、 罪有應得、無藥可救,與孤兒、老人比較,犯法的吸毒者更是被社會唾棄的一群。

“十多年前,沒有人會去探訪戒毒所,也沒有人理會吸毒者,我認 為應該給他們一個機會,至少讓他們有戒毒的機會。”這是“牧者戒毒中心”的由來。

他說,社會人士不給吸毒者機會,但吸毒者至少要給自己一個 改過自新的機會。

他不是說說而已,十多年來,從戒毒中心至餐廳,他講到、想到,就做到,“他們的成長,是我最大的推動力。”

開 設“聚一聚”茶餐廳,可說是扶助過來人的最實際行動,“很多人畢業后離開中心,不是重新跌倒,就是失去聯絡,令我十分心痛;有了餐廳后,他們有份工、有去 處,情況改善很多。”

聚一聚茶餐廳
No.22, Jalan SS26/4, Taman Mayang Jaya,
47301 Petaling Jaya,Selangor
電話:03-78049220

護理老人回饋社會

設立戒毒所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若還要向社會討資源,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爭議,所 以大多數戒毒所,不是帶有宗教色彩,就是教會設立。

對這些戒毒所而言,戒毒只是初步治療,長期而言,治療過來人的人格障礙、改造他們,讓他們得以回 饋社會,才是重建的價值所在。

這也是戒毒所要經營“副業”的原因之一,因為重塑人格是一輩子都無法放手的工作。

九名過來人把照料和護理老人 的大小事承攬上身,過去5年來,他們真的做到了。
在恩典青年中心服務長達22年,周國民牧師十分熟 悉戒毒者的心路歷程;同樣的,他一直在摸索,想法子安置過來人,讓他們的新生之路能夠順利走下去。

試過包工、承包小工程,但結果皆不理想, 最后他靈機一觸,想到不如開個老人院,讓他們回饋社會,協助照料老人。

他決定設立有異于一般老人院的老人護理中心,並安排恩青的過來人負責 老人護理工作,包括膳食、沖涼、住宿、醫藥治療等等,全都承攬上身。

“一方面是為了安頓過來人,另一方面協助那些想孝順父母,但又要工作的 家庭,他們可以把家中的老人家送來中心。”

開設老人護理中心一舉兩得,既可解決社會問題(改造過來人),又減輕社會負擔(照顧老人)。

第一家護理中心位于雪州安邦新村,周牧師記得很清楚,安邦恩苑關懷舍(安養護理)在2005年5月1日投入服務;兩年后,即2007年8月1日,班登柏達 嶺分院開始營運。

9人服務超過7年

他認為,設立類似老人院的社會服務中心,對過來人來說,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既可回饋社會,又可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目前有九名過來人在老人中心工作,他們在恩青和護理中心服務超過7年,屬于品格已成長,受過訓練、 具有護理知識和技巧的合格員工,“我希望他們可以把這裡當成‘終身服侍’的場所。”

有別于其他暮氣沉沉的老人院,恩苑關懷舍的氣氛顯得較為 輕鬆,老人家之間有說有笑,過來人與老人之間的互動也不錯,不是陪聊天,就是陪老人搓搓麻將,讓他們有機會動動腦筋。

“老人家最怕就是被家 人遺棄,最需要的是照顧和愛,所以我們都要求老人的家人常常探望他們。”

他表示,賺大錢不是他們的目標,老人中心只是保持收支平衡而已,最 大的成就感是看到過來人的顯著改變,團隊精神發揮出來的奇蹟。

“這裡不會讓老人家有‘等死’的感覺,因為我們有一支聽話、真心為老人家服務 的團隊,他們的犧牲精神,帶來很大轉變。”他肯定過來人過去5年的自我成長和工作表現。

面對老人磨出好耐性

周國民牧師:一路來的扶持, 明白過來人的需要,通過服務他人,這些過來人獲得重生,最終能夠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恩苑關懷舍有 不少口號,內容都是宣揚大愛精神、真誠為別人服務,周牧師也強調這裡不是老人院,而是老人護理中心。

他是恩青和老人護理中心的負責人,多年 來帶領過來人,照顧他們的需要,排解心事、解決問題。

他說,許多人都看低過來人,認為他們一輩子都翻不到身;如今5年過去了,他們贏得老 人、朋友和家人的肯定,重拾尊嚴。

“他們不怕苦、有犧牲精神、沉得住氣、有耐性,才換來今天的成就。”

他說,大多數過來人的 教育程度不高,連英文字母都看不懂,如何學習護理老人家?

“我挑戰他們,告訴他們這份工作的難度很高,連大專生也難以做到,結果他們果真做 到了。”

除了讀書少,不少過來人曾混跡江湖,面對老人家的刁難,他們還是熬了過來,“開始餵飯時,他們曾被老人吐出來的飯菜、藥物,噴得一臉都是;難得的是他們沉 住氣,沒有發脾氣,最后反而調轉過來,以耐性勸服老人。”

他看到的是,這些過來人放下身段,逐吋逐吋掙回自己的尊嚴,“他們不怕辛苦、挨 夜、錢少,為的就是要拿回尊嚴。”這種精神令他感動不已。

“他們本來是社會眼中的垃圾,但經過再循環后,變成好產品,不但沒有破壞社會,反 而回饋社會、協助老人。”

他認為,把垃圾再循環后變成好產品,比老人中心賺不賺錢還重要。

自治計劃打救過來人

恩苑關懷舍悉心打造一個 “家”的感覺,讓老人和過來人都不覺得他們是被遺棄的一群。
從戒毒中心畢業后,過來人面對兩大危 機:孤單和自卑。周國民牧師說,他們情緒上很孤單,覺得沒人了解他們。

第二點是自卑。因為自卑,所以過來人很容易受挑釁,別人一個輕視的眼 神,他們可以馬上辭工走人,生活上的不如意,讓他們不自禁走上回頭路。

基于這些原因,團體生活、固定的小組聚會,有助他們擺脫孤單、面對孤 單和自卑,也可以疏導他們不安的情緒。

周牧師說,過來人都是人格有障礙的一群,可說是人格還未完全成長的人,一遇到問題就逃避,所以他們需 要一套“自治計劃”,即自己幫助自己、自己治療自己,戒毒中心和老人院涵蓋在計劃裡頭。

“戒毒是一輩子的事,通過自治計劃,他們學習如何自 救、幫助自己。”

他說,戒毒所、教會、社會關懷,這三個環節要串連起來,缺一不行,它們能夠協助過來人自治,照顧他們的身心靈需求,“教會 可以提供群體生活、成員間互相關懷;社會關懷如老人中心或其他中心,需要學習技巧、服務社群、學習信服人,都在自治計劃之中。”

符合四條件才算成功

眾所週知,一日吸毒, 終身戒毒。一名過來人要怎樣才算是成功“脫癮”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尺度,深受其害者認為吸毒者終生脫離不了毒海,視他們為垃圾、渣滓, 但也有少數人覺得應該給過來人改過的機會,總要給他們一點希望。

在周牧師眼中,他認為只有符合四項條件的過來人,方稱得上成功。他規定過來 人必須每週固定上教會、從事正當工作、品格上有成長和進步,以及經得起時間考驗。

他補充說,過來人不允許從事一些邊緣、撈偏門的工作,如大 耳窿或大耳窿跑腿等。同時他還要看到他們在品格上有進步;所有的過來人都經過至少兩至三年的觀察期,“如果他們能夠做到這四點,就算是成功了。”

已 故特麗莎修女曾說過,人世間最悲慘的是沒人關懷、被遺棄,他呼吁社會不要遺棄過來人,要給他們一個翻身機會。

把老人當父母侍奉

廖祥俊,是恩苑關懷舍的四 位小組長之一,前后在恩青和老人中心工作了8年。

他覺得老人家不難服侍,一些患上老人痴呆症的老人可能會扭計、耍脾氣,或破口大罵,惟事后 疏導他們時,通常會發現這些老人家可能在過去累積太多怨氣使然。

雖然如此,他還是覺得這份工是開心的,因為他把所有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般侍 奉,大家好像一家人。

以前他和家人的關係很疏離,常常不在家,不懂要如何與家人溝通,至多一句起兩句止;但在老人中心工作后,接觸人的機會 多了,與家人的關係也跟著改善。

“以前我很怕過年,每逢過年就想避年。今年我回家過年,和家人在一起,那種感覺很開心。”自卑多年,新生后 他終于可以抬頭看人了。

去年他母親跌倒,他一手扛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我的媽媽在這裡休養了七八個月,由我照顧他,家人看了十分欣慰。”一 向只有媽媽疼他,如今有機會報答母恩,他是打從心坎裡生出感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搜尋更多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